当前位置:福州蓝房网 > 资讯中心 > 要闻 > 正文

厦门居然有这么多寺庙!除了南普陀 你还知道几个?

要闻 | 来源:网络 2016-01-08 15:07:32 我要评论
[导读]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

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

南普陀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思明南路南端,五老峰山下

前身称“普照寺”,又“普照院”。明万历《泉州府志》云:“普照院,在嘉禾里二十二都海岛中五峰山。五代僧清浩建。洪武乙丑(抄者按:即洪武十八年,1385)僧觉光重建。”

观音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湖里区仙岳山东麓

是厦门地区建国以来新创建的第一座大型寺院。2003年完成山门、观音寺、大悲殿、万佛塔、五观堂、香积厨等建筑群的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

鸿山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思明南路中段,即鸿山南麓。

寺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寺原在鸿山与虎头山夹峙之间的山坡上,殿堂毕具,雄伟庄严,是厦门本岛以寺见称的第二座寺院。寺后有古道通向南普陀寺以东海滨地区。两山夹峙之间,四面通风,每当雨季,横风吹雨,雨丝交穿如织,故有“鸿山织雨”的奇观,为厦门八大景之一。

虎溪岩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东北隅的玉屏山麓。

相传古时山谷中有一石洞,洞中有虎,称为虎洞,洞下潺潺流水汇成小溪,故称“虎溪”。虎溪山上,林木蓊郁,岩壑幽邃,怪石嶙峋,鸣泉清澈,其中“虎溪夜月”列为厦门八大景之一。

太平岩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开元区万石植物公园西南麓。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明末清初,郑成功常以太平岩为闲暇时读书之所。清乾隆初年(1736—1745),南普陀寺住持如渊和尚募资复建,改为“太平岩”。

普光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思明区莲前大道西林洪山柄山坡上,古称金鸡亭。

明初为郊野古道旁一避雨亭,后有僧于亭立观音龛,嗣经明清两代的多次改建。旧为通往同安内陆的五通路口的驿铺,道侧有一块天然怪石,状如金鸡独立,石旁有里人所建的一间避雨路亭,以供路人休憩,晓起行人经此驻足,可闻四郊村居鸡啼之声,此起彼落,颇有“村鸡茅店月”,引以行旅深思之情景,故有“金鸡晓唱”,列为“厦门八景”之一。

万石莲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狮山山麓,现植物公园内。

狮山是厦门著名风景区,山间怪石参差,峰顶万石挤立,恍若朝天玉笏,故有“万笏朝天”胜景之称,列为厦门小八景之一。漫山奇石巉岩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若人若兽,蹲伏扑击,千姿百态,各具形象,又有“万石锁云”的雅称。

启明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曾厝垵龙瑞山麓

今存清同治三年(1864)秋里人黄鹏重修启明寺、光绪十六年(1890)新建崇文祠碑记两段,碑面严重剥蚀,字体模糊不清。然按砖木结构建筑六七十年重修一次估算,最迟清嘉庆年间(1796—1819)曾厝垵即有启明寺。

日光岩寺

点击查看大图

又称“晃岩”。

地址:在鼓浪屿区龙头山麓,晃岩路60—62号

俗呼“岩仔顶”。岩始建于明。初名“莲花庵”,岩后有“莲花庵”石刻,岩洞口横梁上雕刊“明万历丙戌年(公元1586年)冬重修”九字。时仅有石室一间,由出家女众在此住修。

内武庙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内武庙街32号,坐西北向东南

庙肇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万历年间(1573—1620)一度重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僧心明住庙。

中岩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万石植物园内

又称“云中岩”。因处万石莲寺与太平岩之间,因名。传说始建于明代,岁月不可考,有僧不知名号,未详所自,隐居中岩,岩栖涧饮,修定其中,鹧鸪翔飞依集。后僧不知所终,里人因号“鹧鸪岩”。后有僧人建招提于岩前,称“云中岩”。

紫竹林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金榜南路1号。

原名“宝山岩”,又名“董内岩”。以岩形肖“向天狮”,为禾岭十八狮之一,其地复称“社后向天狮”。传说明末里人吴善士掘土得宝,因就地建寺供佛。

天界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厦门万石植物公园南侧。

原称醉仙岩,又名醴泉岩,俗称仙洞,醉仙岩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清乾隆初僧月松改建,奉三宝佛,始改称今名。

能仁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养真宫街32号,内武庙居士林之右。

宫始建明万历十七年(1589),原祀保生大帝吴真人和妈祖。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曾经重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厦门“了闲社”董事聘请漳州南山寺僧佛乘和尚来宫住持,后由开元、南山两寺各派僧人住持。转道之后住持有瑞苗、广周、传晓、传声等等。

进明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位于思明区黄厝溪头下4号,座落在风光迤逦的滨海度假旅游区——环岛路旁

是厦门唯一临环岛路的佛教圣地,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尽得地缘优势。

大明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杏林区西滨村莲花山

旧称大明庵。历史上时有兴废。20世纪60年代,生产队占为仓库。旧存一大殿,为清末建筑。“文化大革命”后由泰国归侨捐资新建二层僧舍及斋堂,改称“大明寺”。现由定恒法师挂名主持。

文山斗拱岩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银邑西北诸峰中

峰峦迭翠,其高耸者,云开霞绕,群峰对峙,蔚为壮观!而文山即座落于旧称永丰乡感化里,今属汀溪镇辖境内。在清康熙版县志《大同志》和嘉庆版《同安县志》均记为:斗拱山,为其山峦如斗拱蹲踞峰列。

祗园寺

点击查看大图

原名莲花宫,2010年7月9日,则悟大和尚应邀住持莲花宫,并更名为祇园寺。

准提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前宅鸿石岩

始建于晚唐,距今一千两百年。准提寺主要供奉准提佛母。准提佛母又称准提菩萨,民间称为准提佛祖。在公元840年之前,准提密法的修持仅在宫延中流传,后被唐宣宗李忱带出宫延,传至闽南。

真寂寺

点击查看大图

五代,泉州刺史王延彬倡兴佛教时,对黄蘗宗门的建设尤为重视,乃于大师岩居下侧山后平地建大禅寺,并以“大师归去真寂然”命名为真寂寺。

云塔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海沧区大岩山中

又称大岩寺。寺宇面江背麓,地灵磅礴。宋人以登斯岩如到彼岸,因建寺崇祀三宝观音。元大德四年(1300)大修,匾曰“云塔寺”,乃以其山巅岩石似塔,高薄云霄,故名。

云顶岩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洪济山上。

初名“方广寺”,后改寺为岩。其山挺拔耸秀,一峰峭绝,嘉禾山脉发源于此,为岛中诸山之冠。“云顶观日”列为厦门八大景观之一。

印月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现在思明区溪岸路167—169号。堂原址在旧市区后路头,为首创者李仙记私宅。

民国二十二年(1933),是堂斋姑卢秀成迁建斋堂于虎园路李仔山,会泉法师赐匾称“印月寺”。二十七年卢秀成继任住持。1957年因建设厦门宾馆需要征用,改易今址。

延寿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现位于思明区本部巷10号;原来位于厦门市思明区虎园路12号之二,俗称李仔山,面积1205平方米。

原名延寿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梵行清修女(闽南菜姑)本福姑、普会姑二人合资创建,专供出家菜姑修持管理的道场。

弥陀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石顶巷(旧称“马箭巷”)中

始创于1956年,时住太平岩宏绸姑(俗名李绸花)。因岩寺被驻防部队征用,住众移居无着,得菲律宾善契上人鼎力援助,捐资为购马箭巷(即今址石顶巷)中一旧宅作精舍祗园,命名为“弥陀寺”。

梅山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同安区大同镇碧岳村梅山西麓

相传创建于隋唐间,具体年代无考。梅山古名同山,与大轮山夹溪而峙,为同安之屏障。因年代久远,寺宇多次毁建,制度规模失详。至宋,传说尚有两殿,刻桷丹楹,雕墙峻宇。朱熹为县主簿时,尝于寺左讲学,并于寺后岩壁上楷书横题“同山”二字,至今犹存。

龙泉宫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旧厦门市区草仔垵海滨,后迁开平路12号。

民国十五年(1926)由惠安西门龙泉宫分炉镇此。2003年2月,在市佛协工作的向因法师接管龙泉宫,主持龙泉宫日常寺务。

净莲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位于思明区将军祠40号

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菜姑吴开性、胡性清合建。1933年佛堂建成后即共立碑规约:“斋堂属于公有,任何人不得据为私产”、“以有道贤明者居之”,并请转尘和尚、性愿法师暨厦门诸山长老为证。

觉性院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位于厦门市湖里区枋湖西三路(禾山小东山下)

占地面积2060.47平方米。始建于后唐,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是厦门历史上最早创立的一所佛教寺院。

华严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南溪仔墘9号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时有林氏清修女子在此结庐奉佛,日诵《华严经》不辍。后即以“华严”为其室名。明天启四年(1624),同安梵天寺僧释了凡、释普照驻锡于此,就室拓建殿堂,遂称“华严寺”。

拱莲古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同安区洪塘镇东宅村,即旧城南五里

俗称“五里宫”。相传肇建隋唐间,实查应是建于后唐五代。主祀如来佛祖。历经沧桑,至20世纪80年代中叶,寺宇前落坍塌。1986年秋,里人集资,重修后落,再塑金身。尔后,成立修建委员会,筹募资金,重新前落。

甘露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虎园路2号、天界山左侧山麓

属临济宗,为女众修持净土道场。民国十八年(1929),比丘尼释宏定募建,初垒石屋三间,后改建为平屋,面积约200平方米。

佛心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同安区莲花镇,莲花村外绿野平畴之间。

原称佛心堂,系同安前民军旅长叶定国为其夫人邵氏别居奉佛而建。环境幽静,堂院为近代闽南常见的民间大宅院。

佛圣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海沧区吴冠西艺

1997年,由杨健福、郭慈眼二位居士出资,改建为佛圣寺,交由四位比丘尼管理。

佛国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同安区妙高山上

清末民初释会机创建。会机法师,南安朴兜乡人,俗姓吕。清宣统三年(1911),因了悟世间无常,于南安杨梅山雪峰寺披剃出家,受戒于佛化法师,得法于喜庆禅师,与会泉法师为法门兄弟。妙高山地处同安、南安二邑交界,山间有十八盘古道,会机法师经常往返其间,常见妙高山头佛光闪烁,遂发愿要在山上建造佛刹,以弘法利生。不久,募建小寺于妙高山,命名为“佛国寺”。

梵天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原同安县(现改为同安区)城效大同镇轮山路,即旧志所云“县北大轮山”。

《泉州府志》、《同安县志》称寺隋唐间建,岁月不可考,为庵七十有二所,名“兴教”(编者按:据地方史另一说:梵天寺初名泗洲,同安建县后,改称“兴教寺”,作为兴建同安始刹,以示振兴同安佛教之意)。

顶释堂(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释仔街14号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初仅一小堂,为女众道场,属外道龙华派。民国七年(1918),本地居士吴清海鸠资重修,改称“顶释寺”,并依本宗推派为寺主。

大观院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将军祠路。原址在旧将军祠37号

相传始创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后废,清初水师提督、威略将军吴英重建,以为白鹤岩下院,后复废。

雪峰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湖里区仙岳路369号

1989年,新加坡华僧广安法师为报答转逢长老法乳之恩,兼纪念其在南安雪峰寺剃度,入闽侯雪峰寺清修,遂于厦门乌石埔创建净宇一所,命名为“雪峰精舍”,由其女弟子普愿姑、普照姑自修管理。1992年,舍址因经济建设需要被征用,由地方政府另拨地在仙岳山南山坡拓建雪峰寺。

普陀岩寺(狮子岩)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翔安区新店镇垵山村

又称“圆觉寺”。相传创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供清水祖师。岩寺屹立于狮山岩主峰之上,坐西向东,神座下有泉一眼,涓涓涌出,流入天井,大旱不涸。周围草木苍翠,奇石林立,环境幽雅。

西竺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集美区高浦

相传创建于明末清初,具体岁月无考。清嘉庆十三年(1808)、民国二年(1913),曾两度重修。主祀观世音菩萨。

铜钵岩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位于莲花镇云洋村的石鼓山上,离县城不到十公里。

石鼓山系汀溪、莲花交界之文山余脉发源而来,因山上天生巨石,如石鼓、石钟状。硬物敲之,铿铿如鼓,咚咚如钟,上有铜钵洞,铜钵岩寺。

天竺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湖里区莲岳路北侧仙岳山上

归属禾山仙岳社。岩宇肇建于清康熙末年(1712—1722),因独峙孤岭,隐藏深山,人迹罕至,毁建传承未详。寺内重点建筑大雄宝殿单层二十三米高,现在建设中……

石室禅院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药师佛道场石室禅院位于玳瑁山下,面对灵鹫山

石室禅院在宋、元、明、清、民国经过多次重建,院内有多块石碑来记载这些历史。据新编《厦门佛教志》载,石室禅院乃闽南刚开发时最初建的一批寺院之一。

石峰岩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海沧区钟山山阿

始创于明末,德士无余、远泉肇建。其地层峦叠璋,奇峰磷峋,林木蓊郁,鸣泉清潆,又有青嶂大“佛”、龙潭荷香、沁水亭、映水洞、隐圣、月岫、心石诸胜,尤以“隐圣”为最。

庆福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旧巡司衙左侧名熟肉巷,现思明区思明南路457号。邻为旧时思明区监狱,(当今破狱遗址)。

旧称庆福院。院始建于清乾隆末(1790年)为虎溪岩住僧释达中建为下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东南亚 具有一定的影响。

清居堂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位于翔安区马巷镇山仔尾

马巷清居堂,俗称菜堂,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马来西亚华侨林摘花(出家法号莲果)创建。1954年礼聘厚学法师登堂弘法。1959年七月初七莲果姑示寂。1960年厚学法师延请马来西亚马六甲慧慕姑回国接任。清居堂为同安梵天寺下院。

妙清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新华路墙顶巷28号。旧在古城西路141号。

菜姑陈瑞意为寺住持,其早年拜清念法师为师,平生慈悲为怀,平日经常救济老弱病残,自1997年至2001年,坚持在寺中举办义务诊所,施医赠药,受到周围群众的热烈称赞。今寺住有比丘尼4人,菜姑10人,由胜定法师住持。

妙法林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位于鹭岛东南,原旧破布山白鹿脚下,是五老峰西南支脉的延伸。东南毗万石山植物园,西南靠古刹南普陀寺,西北邻鼓浪屿,东北望筼筜湖与狐尾山,现址在思明区励志路1号。

因地处市区边缘,远离尘嚣,环境清幽。

白鹿洞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虎溪岩山后,玉屏山的南侧

洞与虎溪岩同时为明代林懋时开拓。据《厦门志》记载:“白鹿洞左右多崩崖立石,中有亭树掩映,旧建有大观楼、宛在洞、接因亭。乾隆间又开拓六合洞、朝天洞、御山亭。”白鹿洞名称的来源,据传,洞初开拓时,在这里建阁奉祀理学家朱熹。因朱熹尝在江西庐山建白鹿洞讲学,遂取名白鹿洞。后人在石洞中雕造一只白鹿,加以传说美化,因此有“白鹿衔烟”的传称,列为厦门“小八景”之一。

南洋报恩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位于同安城区北部约7公里,地处汀溪镇褒美村南洋村西南方南洋寨山下的水蛇崙上。

始建于唐朝,寺院座西北向东南,寺院两边群山延伸。现在,各善男信女可乘车609路公交至南洋社站下,往山上方向的水泥步行即可到达寺院。

碧山岩寺

点击查看大图

地址:在思明区巡司顶2号

始建于明季。清乾隆年间(1736-1795)有小宇数椽,奉祀观音大士。后有僧慈惠渐次扩建。旧有泉水淙淙,为厦门名泉之一。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
    [编辑:沈柳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