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蓝房网 > 资讯中心 > 要闻 > 正文

揭秘福州最奇葩地名!

要闻 | 来源:福州日报 2016-06-27 09:52:17 我要评论
[导读]福州的地名不计其数,其中不乏有些非常独具特点的。这些地名或优雅或美感,或搞笑,使人不由自主地想探寻其来历。现在小编就带大家来逛逛榕城那些有趣的地名。

福州的地名不计其数,其中不乏有些非常独具特点的。这些地名或优雅或美感,或搞笑,使人不由自主地想探寻其来历。现在小编就带大家来逛逛榕城那些有趣的地名。

粉干巷

近日,福州一条“粉干巷”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粉干巷长近200米,两端分别连接高桥路和广达支路。这是一条新开的道路,难道是以巷子里曾有粉干店命名的?并不是,其实命名为“粉干巷”是沿用了古地名“粉干道”。‘道’意为内河与陆地相连的过道、便道,这里曾经是福州粉干的装卸小码头。附近还有一座叫“粉干道桥”的古桥可以用来佐证。

“粉干道”的名字历史悠久,现在只是还原历史。把这条巷子命名为“粉干巷”既能传承历史文化,又能宣传福州地方传统美食,是福州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大树下

屏山公交车站背后,新建起一块题写着【大树下】巷的牌坊。从巷口牌坊走进一条宽不到两米,全长100多米的小巷。很早以前,这儿种有一棵大龙眼树,巷名由此而来。早年这条巷子也称龙眼树下巷、大树巷,后来逐渐发展成大树下巷这个名字。

目前福州不少巷名已经成为历史,比如七星巷、小花巷、小井巷等名字都已经消失。福州坊巷名称文化味浓厚,基本一个地名就有一个典故,希望保留的老地名都能尽量传承下去。

秘书巷

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有一条古老的小巷——秘书巷。它南临东大路,北倚永安街,东通温泉,西邻琼河。巷口一座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牌坊,统领着以木构为主的厢房、庭院相比邻的逶迤巷身,经朝历代而至今幸跻于福州的十三坊一百七十巷中。秘书巷向来是福州东门一带的繁华去处。此地旧称“善寿坊”,因宋时陆蕴、陆藻兑弟居此,官至秘书,故改称“秘书巷”。也有人说,近几十年来,因秘书巷东边的温泉路前后,聚居着不少领导人及随员,竟使这里成为当代各界秘书们出入往来之常地,面致古巷名附今实。

补山精舍

走进位于鼓楼区于山路的于山风景区,沿万象亭西的一条小路北行几步,便可发现一处别致的小天地,一处围墙拱门上书有“补山精舍”四字,。补山精舍始建于宋朝,是寺僧接待达官贵人的客房。现存建筑为清代道光年间重建。

何为“补山精舍”?首先来说“精舍”的含义,这个比较好理解——精致的屋舍。“补山”就更厉害了,要了解“补山”之意,得在周边多走几圈,原来,古人在这里建起这座楼台,是为了让于山看起来更有气势!由于补山精舍是山上一处僻静隐秘的小院,一旦关闭门户,即便大声私语也不担心隔墙有耳,1933年秋,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等将领选择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密谋联共倒蒋抗日,并于11月20日发动反蒋“闽变”,史称“福建事变”,这一事件是福州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大事。

补山精舍现为“福建事变展厅”,展示福建事变相关人物、事件的图片和资料记载,可参观体会国家危难多事之秋英雄人物的使命与壮举。

笋干弄

罕见的以农特产笋干而命名的“笋干弄”。福州路街巷弄之名,或傍人名、山名、寺名、河名等等,但像南禅山弄至亭前街一条东西走向,长仅150米不到的小巷,却以农特产笋干而命名的“笋干弄”,实属罕见。原本随着早期上下杭商业的兴起,福建闽西汀州的商家在与上下杭临近的弄堂,设立了存放笋干的仓库和交易笋干的场所,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条弄叫“笋干弄”了。随着岁月的的变迁,你走在那青石板铺就的巷弄里,弄还在屋依旧,但却失去了往日熙来攘往的商人与笋干挥发的香味,唯有你见到住在当地的老人,言谈之中不时有着对笋干弄曾有的无限留恋和一声叹息。而能为之见证的是那地道的“柴埕厝”和那高耸的青砖楼,还残留着昔日的点滴“辉煌”。

鸟弄

在洋中路有一条小弄,它的名字叫鸟弄。弄不长,最多只有二三百米,弄里到处挂着晒衣服的东西,不怎么雅观。但你可能不知道,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这条里弄可是福州市区喜欢鸟鸣的人们时常光临的地方。因为这条弄里汇集了市面上所有可供观赏的鸟类,还兼营鸟笼、鸟饲料等,由于多家经营,加上种类齐全,商家待客态度和气,整条里弄人声与鸟鸣构成和谐的音符。虽然如今鸟弄名不符实,但住在这里的老人,一见到我在拍摄,仍旧掩饰不住他对往昔的留恋, “过去可不像现在这么冷清,有时你想进来还要挤一挤才能进去……”

能补天巷

在热闹非凡的湖东路上,藏着一条幽静的小巷。能补天巷位于冶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能补天巷仅数百米长,呈“Y”字形,巷内都是密集的居民楼。小巷比较窄,仅容一辆汽车单向行驶。能补天巷的名字来源于一个蚂蚁补“天”字报恩的传说。传说中善良的秀才用树枝救起一群蚂蚁,秀才考科举时把考卷中的“天”字写成“大”字。蚂蚁为了报恩,摆成一横,把“大”字变成“天”字。

和尚背尼姑

福州市马尾区的一个地名叫“和尚背尼姑”,该地名,旁边是一个“山”的符号,地址显示在福州市马尾区,相邻的还有鹰猫山、彭山、老鼠坑山等。不过,有一个真正的“和尚背尼姑”景点,在福州晋安区宦溪镇官田林场的独屏山上,叫法是当地民间流传下来的。地图上应该找不到。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
[编辑: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