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台湾大硕青年关怀基金会、台湾文化中国论坛社联合主办的两岸共建海峡青年交流体验营地金点子大征集活动落下帷幕。昨日,在海峡青年交流体验营地内,两岸专家现场为获得者颁奖。
记者了解到,金点子征集活动自7月22日展开以来,在不足20天的时间里,共收集到来自14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贡献的金点子271条,最长的建议长达10331字。其中,为海峡青年交流体验营地提供金点子的台湾贡献者,分别来自台湾教育界、新闻界、科技界、金融界、企业家、艺术界,其中博士占45%,硕士和硕士以上者达85%。他们中有名教授、新闻主播、电台台长、银行高管、企业经理等。
建立全新教育基地
建立各种新型教育中心,成为两岸不少青年名师贡献的金点子之一。
台湾宜兰大学博雅教育中心主任陈复教授认为,可设立海峡青年实验教育中心,让海峡两岸有志于发展实验教育的大学都来设点展开研究与教学。
他建议海峡青年交流体验营地设立海峡青年实验教育中心,礼聘各领域的大师莅临演讲,提供机会给福州市民与各级学校师生来聆听;营地可让单位驻点,让海峡两岸有志于发展实验教育的大学都来设点展开研究与教学,并提供经费让不同学校的师生来这里相会,共同举办论坛,展开各种教育创新议题的论辩与研讨。
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暨哲学文创学程召集人陈雪丽认为,应该设立有机活化的大陆实验教育机构,作为两岸精英的梦想基地与堡垒,使之成为两岸高端实验教育师资、学子交流的枢纽,把海峡青年交流体验营地建成年青人寻梦的稳固立足点。
创新创业受关注
在本次金点子征集活动中,涉及青年创业话题的建议超过了金点子总数的三分之一。
《建构两岸创业训练平台》获一等奖,作者是台湾大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台湾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杨竣宇,他建议建构“两岸创业(就业)训练平台”,作为各个创客基地的造血基地,为全国各创客基地培养并提供“已具备合作基础的两岸创业团队”。这个建议拥有的较强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引来众多好评。
他在建议中写道,如今,创客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设立,而面向台湾青年的闽台创客空间是福建的优势与特色,闽台创客空间希望吸引台湾青年前来进行创业,是成功联系两岸青年交流的有效管道与手段。
“台湾青年学子虽然综合素养较高,但缺乏面对大陆市场时该有的政治思想、人脉经营技巧、市场发展大局观等观念与知识,纵使手握先进技术或新颖的产品与服务,一样难以在大陆市场落地发展。而大陆青年学子在创新创业路途上,也应该向台湾学习精致化服务的理念、精致化管理的技巧、知识产权的布局等。”杨竣宇说。
因此,他认为,对于创新创业,两岸青年需要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与环境,尤其是对台湾青年而言,在入驻创客基地之前,还需要一个提供创新、创业前期基础知识的训练平台。
福州创之源文化产业园董事长吴星同样关注青年创业这一话题。他建议,海峡青年交流体验营地可以打造成两岸青年的创新首选地、创业新乐园、融合发展新典范,为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创造良好条件。
“如今的两岸青年综合素养都很高,但缺乏社会历练,在创业上也面临种种问题。比如缺乏资金、资源、经验、货源、渠道等,因而导致创业失败率十分高。其实关于青年创新创业,两岸青年需要一个成熟的企业或是团队带领,通过前期的学习与经验的获取,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吴星说。
活动的参与者都希望,通过成熟的建议减少创业的外部风险,为两岸青年创业项目埋下一颗健康的种子。
以中华文化为圆心
建设营地
在本次金点子论坛获得特别奖、并担任点评嘉宾的台湾大学教授、台湾文化中国论坛社社长黄光国博士建议,海峡青年交流体验营地以深厚的中华文化作为青年们生命根基的圆心。
台湾著名新闻女主播曾仲葳认为,海峡青年交流体验营地一定要有中国的传统元素,但也需要有比较前卫的部分。因此她建议,海峡青年交流体验营地可以建设福州国际艺术村,打造独立的文创空间。福州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山林有海,相信可以让艺术家或者文创工作者,有更多发挥以及探讨的空间。
曾仲葳建议在靠山的地方,可以依自然生态建“类民宿”,开放给游客住宿,或是提供给文创工作者当住处;靠海的地方,可规划成海水浴场,相关活动皆可进驻,做全盘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