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了每年的冬至
等等,不对呀...
为何今年的冬至我却能感觉到一股“燥热”
福州的小伙伴表示:
我要在冬至这天中暑了!
福州这几天的气温简直有毒啊~~
好好的冬至,我们却像在火炉里一样度过...
回到正题,说到冬至
就不得不扒一扒福州冬至的那些习俗了
冬至,福州人俗称“冬节“,“团圆节”
有“冬至大如年”一说
与春节、夏至、中秋并成为四大节日
△搓米时图 图@:陈友荣
福州“米时”是咱们福州著名的小吃,福州话称之为“C”(糍)。
“米时”是大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磨成浆,压成半干后搓成的圆形丸子,煮熟,外粘豆粉、糖即可食用。福州人搓“米时”时,桌上置竹箩,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泥塑男女孩童一合,瓶插红色菊花。搓“米时”也称“搓圆”,寓意团圆;“米时”则象征“时来运转”。搓“米时”由全家人围坐在圆桌周围,边搓“米时”,边唱歌。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福州俗定这一天为冬节。旧时,人们在此节日前夕,合家聚在一起,在祖先牌位前搓“米时”。
福州人搓“米时”时,桌上置竹箩,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泥塑男女孩童一合,瓶插红色菊花。搓“米时”也称“搓圆”,寓意团圆;“米时”则象征“时来运转”。
搓“米时”由全家人围坐在圆桌周围,边搓“米时”,边唱歌。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福州俗定这一天为冬节。旧时,人们在此节日前夕,合家聚在一起,在祖先牌位前搓“米时”。
冬至的由来:福州冬至和一只猩猩不得不说的故事
“老福州”郑子端先生解释,这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老百姓在这天吃[米时],是为了纪念一个孝子。在福州人眼里冬至也跟“拗九节”一样,是个孝顺节。
福州民间流行一个传说,过去有位美男子上山砍柴。由于太专注,不知不觉天暗下来。到收工时,已经完全摸不清方向了。美男子着急啊!这时候从树林里走出一只母猩猩——其实她观察这位美男子已经很久了。
然后……悲剧发生了。母猩猩正值发情的时节,美男子被母猩猩抓走成亲,霸王硬上弓。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
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恸欲绝,孩子也哭闹着要找妈妈。
因为母猩猩喜欢吃糯米粉做成的丸子,思念母亲的儿子,便在冬至这天,把煮熟的[米时]粘在门板上,让母亲循着[米时]的香气而来,找到了自己。以下为脑补母子相见时画面↓↓↓
这个“孝子寻兽母”的故事曾经流传甚广。所以,老一辈的福州人都会在冬至清晨将两粒[米时]一左一右地粘在门板上,纪念这名孝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冬至的许多礼仪、细节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但吃“[米时]”却成为经典项目,被福州人保留了下来。搓“[米时]”也称搓圆,寓意团圆;“[米时]”则象征时来运转。
专属冬至的习俗
搓拔隆细
都说冬至“北吃饺子,南煮汤圆”,但福州却偏偏不从众,非弄了道似汤圆又非汤圆的独特美食----
掼火笼
早前,老福州人从这一天起,开始“掼火笼”取暖,“火笼”是一种大众化的取暖工具。那时候,走街串巷、甚至睡觉,人们都会抱着“火笼”。
酿青红酒
此外,福州人还会选择在冬至酿青红酒,除了气温渐……冷……适合酿酒外,这时候酿酒也正好能赶上来年正月办春酒,而且这时候的糯米比早稻米好,酿出的酒更醇更香。
祭祖尽孝
“百善孝为先”在福州,冬至和拗九节一样,也是“孝顺节”,已经出嫁的女儿也要在冬至这一天,给娘家父母送上亲手做的米时表孝心。
冬至的前一夜,老福州还有“搓夜”仪式,主要由家庭主妇来主持,先在祖先神位摆上一对瓷质的“孩儿姆”,在“孩儿姆”上插上香,祖先神位前点上烛。
整理自:蓝房网、福州日报、福州城事、八卦福州
福州的小伙伴们
你还知道福州冬至有什么习俗?
欢迎在末尾给我们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