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达服务业净利润占比首次超过地产销售
“我好几次建议,在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业地产名字改了,别再当地产商了。”
王健林在2016年万达年度工作会议上说,有点迫不及待。就在一周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刚刚历史性的迎来三家突破3000亿销售大关的房企。万达不在其列。
这是中国房地产历史上最好一年,但靠卖房子发家的王健林并不眼红。去年万达的服务业收入、净利润占比首次超过地产销售。在王健林眼里,这个成绩比收入和资产额的扩大更加重要。
事实上万达集团去年总体收入同比减少了13.9%。这在万达历年的报表中很少见,但首富依然把2016年,称为“对万达及其重要,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年。
去年初主动下调房地产收入目标,万达转型决心昭然。更早的三四年前,王健林就为万达按下了转型键,陆续涉足影视、体育、金融等业务。
二、28年被调控十来次
万达将逐渐退出地产业
在外人的眼中,房地产开发商简直就是暴发户,来钱快、来钱多,但王健林却在年会上大倒苦水:
我从事地产行业28年,再两年就30年了,被调控了十来次。中国地产好年景没有持续四五年的时候,基本上三年左右来一回调控。行业周期性太强,造成现金流不稳定,预期也容易经常发生变化。
为此,王健林宣布,万达商业2020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搞重资产,全部为轻资产。除了万达城配套的住宅外,万达原则上也不再新增住宅开发。等万达城全部开发完以后,万达商业就逐渐从地产开发这个行业退出。
首富不做房地产?你没有听错,那万达靠什么赚钱?这个问题,可以咨询潘石屹——因为王健林在房地产行业方面的规划,正和潘石屹一样,当一个稳赚不赔的“包租公”。
根据王健林的说法,2016年万达商业地产业务收入1122.7亿元(万达商业2015年年报显示,当年其物业合同销售金额为1640.8亿元,当年确认为收入的为1025.15亿元);租金收入195.8亿元,同比增长29.6%;综合起来,2016年万达商业总收入为1430.2亿元,同比减少25%。
尽管收入大幅下降,但万达商业的净利润仍实现增长,不过王健林并未透露具体的增幅数字。
对万达商业而言,收租金显然要比直接卖房子要划算得多:
1,租金的成长空间更大。2015年,万达商业的合同销售金额就已经只有小幅增长,2016年则是大幅下滑(王健林表示是主动下调了2016年600亿的销售额);但租金收入增长明显,2015年增幅为30.7%,2016年再度增长30%。
▲万达商业租金收入和物业销售收入(亿元)
2,以租赁为主业的公司上市后估值更高。万达商业正在谋划回归A股上市,目前A股主要房地产股票的估值普遍在20倍P/E(市盈率),10多倍的也比较多。王健林表示,以租赁为主的公司估值可以达到30倍甚至40倍P/E。
3,租金回报更高。2015年,万达商业租赁收入的毛利率高达72.14%,远远超过物业销售37.95%的毛利率;全年租赁收入占比仅10.94%,但贡献了35.25%的税前利润。王健林表示,预计到2016年,租金收入贡献的净利润将达到55%。
▲万达商业购物中心平均租金(元·平方米·月)
4,轻资产运营成为可能。轻资产在企业界非常流行,即用更少的投资,撬动更多的利润,万科的“小股操盘”就是典型之一。万达的轻资产模式表现为:其他企业拿钱下订单,万达负责找地、建设、招商和运营,租金最后大家一起分。
王健林强调,万达退出地产业并非是看空中国房地产,而是因为对房地产调控的“无奈”,以及租赁(而非销售)的诸多好处而做出的理性决策。
三、首富又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干掉地产
世界上最难的是什么?提着自己的脑袋离开地球,否定自我,尤其是曾经如此辉煌成功的自我,干掉地产居然成为他的目标,虽然他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全球的商业地产老大,但是他却要把开发商这顶帽子推到太平洋中去,谁再说他是开发商,他会跟谁急!
其实谁都知道,房地产的风光就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开发商的转型也是一种必然,进入世界500强的开发商没有不谋求多元化的,绿地是如此,万科也是如此,恒大更是激进,甚至连大家耳熟能详的宝能和顺驰也都如此,或进入金融领域,或涉足影视体育,但是任何一家都没有万达这么坚决,决然,不计后果,干净彻底,论狠,谁也狠不过王健林。
你瞅啥?瞅你咋滴了?
然后,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