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蓝房网 > 资讯中心 > 要闻 > 正文

在福州晚两年买房=降一个阶层?绝非危言耸听!

要闻 | 来源:凤凰房产 2017-03-06 07:42:01 我要评论
[导读]很多有计划买房的人都在观望:这次调控史上最严,房价肯定会降,到时候就能抄底买房了...

很多有计划买房的人都在观望:这次调控史上最严,房价肯定会降,到时候就能抄底买房了...然而,历次房地产调控的实践已经证明——调控期是刚需买房的最佳窗口期。不要总想着晚两年买房,等着房价大跌,然后就可以省一大笔钱。

 

不信,我们就来看看对于买得起房子(至少出得起首付和供得起)的人来说,早两年买房和晚两年买房,会有什么区别!

点击查看大图

 

晚两年买房,少两年幸福

 
 

 

在自己房子里住,当然比在租屋住好,因为从自住房获得的居住品质,远高于租屋。要是租房更好、租房更幸福,那人们也没必要去抱怨房价高了。租房的人们,生活有种种的不幸、辛酸、悲哀、血和泪水。很多时候,租房是迫不得已,说租房幸福的人,只是在自我慰籍和自欺欺人罢了。

生命苦短,活一年,少一年。租上几年房,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权宜之计,也无可厚非。但要是在租屋里住很多年,是让人无法忍受的,也很少人会同意这么做。

 

点击查看大图

 

晚两年买房,比现在更偏僻

 
 

 

中国楼市,主要因为城市化的原因,当前处于扩张期,一个个城中村被拆了盖房子,城市沿着三环、四环、五环往郊区外扩张。今年买房的人,在三环看盘,而晚两年买房的人,可能得去四环看盘了。这种情况,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普遍存在的,以前是,未来二十年内也会是。

例如,在北京,对于普通市民,在六环外居住,每天搭车将近两小时到达市区上班,这种往返奔波的痛苦和疲倦,会明显拉底生活质量。更何况要买在更远的地方呢?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买房会关注地段,会买得离上班的地方近一点,当然是有道理的。

点击查看大图

 

晚两年买房,少买一间房

 
 

 

现在很多在售的新盘,可能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各种不方便,各种不好。但一两年后配套一起来,好住了,这些利好的因素会使房子升值,会使房价上涨。而这些利好的因素,开发商只是可以卖得到一部分,业主可以无偿享受剩余部分。比如,很多业主从地铁房获得二次升值。相比之下,那些等着房价下跌的人,预算的下跌幅度,要再计入新房配套成熟的众多利好因素,这简直是跟潮流作对,太难了。

房价下跌的阻力,有多大?土地供给垄断,金融重重管制,首付、限贷、限购政策,房产交易税费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在中国楼市,做快进快出的房产投机者(俗称“炒房”)不会大规模存在,这会使中国楼市整体是健康运行的,不会大起大落。城市人口持续上升,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是推动房价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关键因素。这种情况下,等着房价下跌,是在跟趋势对着干,太难了。

可以这么说,在近期,认为房价会暴跌、等着下跌再买房的人,需要很多的勇气(但不是勇敢)。

从种种情况判断,房价持续快速上涨,这会是大概率事件。现在买得三室,两年后只买得起两室,这在一线、二线城市可能性是很大的。

点击查看大图

 

晚两年买房,降一个阶层

 
 

 

由于大学快速扩招,对一些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形势一般,薪资普遍增长缓慢。相比之下,由于人口急速涌入,城市的房子稀缺度增加,房价快速增长。这种情况下,本来勉强买得起房子的,稍不留神,很快就变得彻底买不起了。对这种人来说,可以承担得起房价下跌的风险,却承担不起房价上涨的风险,因此有的人提倡“愈是买房困难的人,愈要尽快买”,这并不是没有道理。

收入增长是缓慢的,而房价是快速上涨的,这会加速因为房子引起的贫富差距及社会阶层变更,短促而快速,可能出现如下的局面:

现在是买得起豪宅的高富帅,现在不买,两年后变成只买得起蜗居的屌丝;现在是买得起蜗居的屌丝,现在不买,两年后变成买不起房的穷人。

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选择,理智的人,考虑的是边际量,即每作出一种选择,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早买房或晚买房,各有哪些利弊,理智的人们,应该去慎重考虑。从形势的方方面面判断,我们最关心的一线、二线城市,近十年内,过去已经出现过、未来仍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晚两年买房,多打拼十年!

推荐阅读

中产阶级面临破产危机  雪崩式返贫

 近期在网络热转的一篇帖子《深圳两套房,面临失业,中年财务危机引发家庭悲剧》道出了当今中产阶级所处的困境。

1、先来看一下帖子原文:我那么努力 有两套房 却不得不离职,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我2001年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后上的研究生,然后到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到现在将近十年。老婆和我都是农村出身,家里没钱支持,2010年辛辛苦苦攒点钱在坂田买了套二手房,当时大概是120万,每个月房贷6000元。2011年生了个儿子。

2016年政策放开,响应国家号召,又生个女儿,因为我要经常出差,还在国外研究所待过两年,家里父母孩子没人照顾,老婆不得不辞职照顾家里。

2015年底深圳房价大涨,手里正好有小几十万余款,考虑孩子以后要上学,大家也认为房价有国家托着,只会涨不会跌,又在关内买了套五六十平米学位房,总价300多万。首付不够,第一套房找人抵押弄了70万,凑在一起付了首付,贷款260万,月供17000。70万的抵押贷一个月也要七八千。

全家就我一个人在挣钱,拿到手的工资钱两万多,不包括奖金和分红,因为两套房贷加上抵押贷就三万了,奖金就用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想到自己深圳有两套房,心里也会安慰很多。一般分红大部分用来购买股票了,现在持有十,几万股票。

前段时间公司要安排出国,当时考虑家庭条件去不了,后来HR就找我谈话希望主动离职,看现在的样子不离也很难,公司总有理由让你离职,不行打个C就末尾淘汰了。

与其闹来闹去的离职,不如舒舒服服的好聚好散,而且至今也没发现谁闹着就不被离职的。其实我绩效还不错的,也得过多次A,因为我深知,农村出来的孩子,不努力就更没出路,我能走到今天,是公司给我们创造的机会。

最近也在网上投过简历,我们这三十大几年纪,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业也不要,面试机会也很少,少数小公司面试过,基本月薪也是税前不到两万,税后房贷都不够,有的还看不上我。

我们在大公司,自我感觉水平不错,视野开阔,但和人家一交流,明显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们这年龄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产品从前到后啥都懂,软硬件,结构啥都能做,我们则只能做自己擅长一段,真正让我们做出产品需要很多配置协助,小公司也养不起我们这样复杂的玩法。

目前看只能把学位房卖掉了,但眼下比较麻烦的事情,现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学位房也不好卖,急着卖的话350万可能只能卖300万,还了贷款杂七杂八的刚好没有了。

最后就十几万股票离职可以换几十万,离职补偿已经在前年兑现了。这几十万只能凑活偿还一套房的抵押贷款。就算把学位房300万卖掉,幸运地找个税前两万税后一万多的工作,剩下6000的房贷,加上两个孩子上学,养家,完全入不敷出,何况税前两万的工作也不好找。现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和老婆都觉得愧疚,夜晚也辗转难眠。

今天这个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来在公司获得的收益已经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很多,企业成本压力同样很大。我们农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儿育女有房有家已经不错,当然还有个标志307。

这么多年来,我时时鞭策自己,从来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领导一点不满,就紧张好多天,生怕丢了工作,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离职,入不敷出。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我不努力么,是企业给我的待遇不好么,还是房价带来太高生活成本?

事实上,这并不是个例,是众多中产阶级缩影。

利率低、期限长、杠杆高……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贷款炒房者的成功,并将其生财之道奉为圭臬,却忽视了光鲜背后,那些盲目加大杠杆,背上一身债务的房奴。

中产阶级“病了”

中国中产阶级表面风光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支出:子女的教育,医疗的准备,养老金的储备,子女的结婚,个人职业生涯的培训,以及可能存在的大宗开支(如购车,房屋置换)等等。

有人测算过如果要在一般水平满足中产阶级未来的这些开支的话,那么一个过得压力不大的中产阶级家庭,在还完房贷、车贷等一系列贷款之后,必须要有现金存款在550-650万之间,而这个标准对于当今中国的中产阶级而言恐怕并不轻松。

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尤其是中产阶层,他们好像“病了”,得了财富焦虑症

有人曾这么说:

每天都在担心我今天从事的工作,明天会不会被辞?今天身体很健康,明天会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而致贫?今天的职位明天还有多少上升空间?今天疲于奔命,明天老人谁来赡养?一次大规模裁员,一场可能存在的降薪,股票的波动,税率的调整,甚至是住房公积金的调整,都能让我从睡梦中惊醒。

中国中产阶级仿佛行走于独木桥之上,每天为了家庭、工作尽心尽力,却没法给自己降低一丝一毫的担忧,因为大部分中产阶级都只能用“别无选择”这四个字来形容当前处境。

 

点击查看大图

中年财务危机,怪谁?

回到上文那个“中年财务危机”的故事。一个分析值得参考:归根到底,主要得怪这个作者不懂理财,选择赌博。

赌博1:选择二胎

这或许是作者前半生最失策的人生选择。因为生不生二孩的选择不仅是权利问题,更是能力问题。

这个双农子弟家庭面临着非常沉重的养老负担,而且人到中年,必须要考虑到自己未来的养老需求了。而“老婆辞职照顾家”,但也意味着老婆断了收入,整个家庭甚至家族的经济压力完全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危险的家庭财务结构。

虽然中年失业风险也很可怕,但远不如身体出现风险可怕!

人到中年,年轻时期常年一刻不停拼命工作到这时会逐渐反映到身体上,无论是过劳死还是罹患癌症的概率都开始大幅提高。万一自己意外猝死或罹患重病失去工作能力,却没有提前购买足额保险的话,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才真的会面临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

如果作者真的具有风险意识的话,这种极为脆弱的家庭财务结构,本就不具备再生二胎的能力和条件。生二胎的行为本身就近似于赌博。

赌博2:首付不够还要借钱买房

原来他只需偿还6000元月供,现在却需偿还30000-31000元月供。这么高的月供意味着基本耗尽了他们家日常的现金流,无法覆盖他们家未来那么大的风险敞口。

深圳房价现在被政府强力打压,短期是看不到大幅上涨的希望了。虽然长期看,深圳房价恐怕是压不住的,但买房的前提是你的确有需求和能力,而不是没有能力硬上。

而他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熬过这几年月供高压期,认为等下一波深圳房价暴涨,自己的投资就赚大了。这不是赌,又是什么?

中年,失业,真的是兔死狗烹?

看完这个故事,难免让人联想到华为清理老员工的事情。消息称: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对此,华为表示纯属谣言,也有海外老员工表示自己并未被清退。

 

点击查看大图

 

无论孰真孰假,道理我们该懂: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养老院,所有想把企业打扮成一个温暖大家庭的老板都是伪善。

华为业绩下滑,资深老人的实际贡献越来越低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对年纪偏大的老员工一刀切,既节约人力成本,又能给薪资更低但学习和创新能力更强的90后甚至95后年轻人腾出空间,作为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华为,这么做无可厚非,没必要拿道德说事。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力哥理财”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四个很残酷的道理:

1、懂理财很重要。

年入不到5万的年轻屌丝输得起,年入50万的中年中产输不起。不懂理财瞎折腾,把自己放到输不起的赌桌上,那就是作死。

在当下这个时代,你的生命已经不再是线性的,上一辈人可以,现在已经不可能。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企业,而企业的死9成都是因为瞬间没钱了,穷死的。在这样变化的年代,保留自己足够的生活费用,才能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情;而过紧的资金链条,等米下锅,往往让家庭直接陷入危机。

2、生二孩要慎重。

对年轻屌丝来说,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长大了也和自己一样挣扎在社会底层,痛苦不堪,天天为生存发愁,就不要轻易生孩子,害人害己。

对新兴中产来说,不要妄想你们夫妻都是高知高收入,以后能狠下心穷养孩子,所以不要轻易生二孩。

3、持续学习很重要。

今天是后喻时代,年轻人学习新事物,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正越来越比中年人已掌握的老知识老经验更重要。别妄想有张985或221本科甚至研究生文凭,被外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的500强大公司招入麾下就可以一生安安稳稳,平步青云了。

随着年龄增大,你的刚性支出会越来越多,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持续学习,你对企业来说性价比就会越来越低,遭遇中年失业危机就一点不意外了。收入最高的金融、IT、互联网行业尤其如此。

4、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这是有史以来最美好的和平时代,我们不需要通过真刀真枪发动战争的方式来竞争生存资源;但这又是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时代,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更高维度的激烈竞争每天都在上演。

最后决定成败的往往不是你的努力程度,因为努力并不稀缺,而是你的选择,因为做出智慧选择的能力很稀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给我们的启示

以上种种问题,给身处危机的中产阶级带来什么启示?新浪财经的专栏作家向小田给我们进行了分析:

1、若没有提前预备,在职业生涯行进到某个高度,则时刻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

比如一些金融机构的高管,动辄百万年薪,这样的人,一旦离开目前的平台,要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非常难。机构就这么多,位子的数量是固定的。外来的人才要想在别的机构里面一进去就当高管,始终没有那么容易。

时刻保持警惕和危机感,经常逼迫自己离开舒适区,挑战自己所未想到的局面,是职业生涯中许多人不容易做到的一点。

2、除了职业规划之外,中产阶级最大的难关就是财务规划。

对于现在许多中产阶级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缺乏对未来风险的认知。第一是认为自己的收入会持续增长,第二是对经济大势不分析,比如看到房价涨就认为会一直涨,当前行业不错就认为会一直不错,目前资产价格的估值水平就认为若干年后依然是这个水平。

简直大错特错!

贷款30年买了大几百万上千万的房子,到了三四十岁失业了,贷款怎样还有人考虑过吗?加杠杆买房赚过钱,继续加杠杆就一定能成功吗?听别人说要投资股权致富,结果买了新三板股票套牢了根本出不来这些事情也不是一两例了吧?

别用“房抵贷”借来的钱再买房,当你以为真的多赚银行钱的时候,其实把自己陷入了破产困局。

3、到底该怎么做?

许多人到了中年都身陷囹圄无法自拔,想升职,竞争激烈;想跳槽,没有合适的;想单干,离开了大平台,好像啥也不会。

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一定要想好,假如我现在离开了,我能做什么养活自己?需要什么资源储备?

埋头工作,很容易错过对外界世界的跟踪,对“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区域完全一片空白。然而,当你跳出这一切,你反而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机会。事实结果往往如此。上学时学习不好的,被迫到社会上做生意也好创业也好,竟然有些人混得比当年成绩好的更好。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送大家一段话: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实在太少;失败的路上最拥挤,因为许多人都被淘汰挤到了这条路上。如果你感到有很多人在跟你竞争,也许你正走在失败的路上。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
[编辑:谢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