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蓝房网 > 资讯中心 > 要闻 > 正文

尴尬的三四线楼市:去年首付十几万 现在三四十万!

要闻 | 来源:房金所 2017-08-01 11:37:35 我要评论
[导读]就在前两天, 1-6月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数据和6月份的70城数据相继出炉,粗略看了一下,两份数据总体上体现了当前楼市……

就在前两天, 1-6月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数据和6月份的70城数据相继出炉,粗略看了一下,两份数据总体上体现了当前楼市的逻辑:一二线依旧高企,三四线普-涨。

 

要说一二线房价有所松动,那也是十分有限,近日有文章称“北京房J连续两个月领跌全国”,笔者不禁要问了,在二手房成交量跌至万套以内,三个月萎缩了6成以上的情况下,价格跌了1.1个百分点,其意义有多大?更何况这背后是否存在阴阳合同也未可知。

 

点击查看大图

 

反观三四线城市,从都市圈的三四线城市,到远离都市圈的三四线城市,整体呈现出一个普-涨的态势。

 

中国的北方,绝对是今年上半年楼市的主角,即使是现在的环京,楼市凋敝,从去年到今年的最高点,平均价-格也是翻了一番,“大涨小跌”成为楼市的固有套路,而最新的调整方案实际上是阻止了楼市进一步下探的可能,因为降-价不能走量。

 

而在更多的三四线城市,上半年乃至近一年来,实际上一直在稳步上行。数据显示,上半年房企购置土地面积1.3亿平米,同比增长8.8%,而成交价款却达4376亿元,增长了38.5%。两者增速的差距就代表了今年土D成本增加的幅度。这些成本最终都是要由购房者承担的。

 

对于相当多的三四线居民来说,在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今年买房要比去年多付出几乎一倍的成本。在不少城市,去年及以前,房子常年维持在中低水平,一个季度也就浮动个一两百块钱。而从930开始,三四线楼市彻底爆发。

就笔者熟悉的某座安徽小城,往年一套房总价几十万,准备个十几万就能买房,而今年则是总价上百万的非常常见,买房如果没有三四十万都别想进售楼处。

 

点击查看大图

 

而这一切,跟大房企纷纷进驻三四线城市有非常大的关系,大房企的产品力明显比地方性小房企要牛,他们开发一个中高端项目就可以直接拉升同地段的行情,而且这种做法已经形成了鲶鱼效应,开发商不大愿意开发平价楼盘,普遍选择的是大户型外加各种概念的包装。小房企要么被拖死,要么被收购。小地方的居民第一次领教到了“买-涨不买-跌”的威力。

 

那些原本打算在以后买房的人,购房计划普遍提前,而原因千篇一律:按照收入预期,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因为楼市的突然启动,他们被迫动员整个家族的积蓄去为子女买房,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钱都被掏干净了。笔者对象的表弟,他们家给他在县城里买房,他自己几乎不掏一分钱,首付款中爸爸妈妈掏了大头,奶奶还掏了7万多的养老钱。

 

现在的85后基本上都是典型的消费主义者,几乎不留什么钱,买房不仅需要父母掏首付,更要他们来还贷。更何况一个月两三千块钱的收入,要想买上一套六七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房子,除了一块扛,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点击查看大图

 

尴尬的还有三四线小城市的农民朋友。

 

去年初,我们还曾强调过要加快农民进城的步伐,但现在你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么?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农民根本买不起,靠农民买房,就得倒贴钱给农民,谁来出这笔钱呢?

 

相关数据显示,这一年多以来,农民进城状况不及预期,为了让农民进城,上面已经在研究如何让农民放弃手中的耕地和宅地。

 

但更无奈的现实是,相比较城里房子的快速升值,农民手中的两块地(耕地和宅地)基本上没什么动静,也就是说,现在进城门槛比去年又高了很多。

 

就在前两天, 1-6月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数据和6月份的70城数据相继出炉,粗略看了一下,两份数据总体上体现了当前楼市的逻辑:一二线依旧高企,三四线普-涨。

 

要说一二线房价有所松动,那也是十分有限,近日有文章称“北京房J连续两个月领跌全国”,笔者不禁要问了,在二手房成交量跌至万套以内,三个月萎缩了6成以上的情况下,价格跌了1.1个百分点,其意义有多大?更何况这背后是否存在阴阳合同也未可知。

 

点击查看大图

 

反观三四线城市,从都市圈的三四线城市,到远离都市圈的三四线城市,整体呈现出一个普-涨的态势。

 

中国的北方,绝对是今年上半年楼市的主角,即使是现在的环京,楼市凋敝,从去年到今年的最高点,平均价-格也是翻了一番,“大涨小跌”成为楼市的固有套路,而最新的调整方案实际上是阻止了楼市进一步下探的可能,因为降-价不能走量。

 

而在更多的三四线城市,上半年乃至近一年来,实际上一直在稳步上行。数据显示,上半年房企购置土地面积1.3亿平米,同比增长8.8%,而成交价款却达4376亿元,增长了38.5%。两者增速的差距就代表了今年土D成本增加的幅度。这些成本最终都是要由购房者承担的。

 

对于相当多的三四线居民来说,在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今年买房要比去年多付出几乎一倍的成本。在不少城市,去年及以前,房子常年维持在中低水平,一个季度也就浮动个一两百块钱。而从930开始,三四线楼市彻底爆发。

就笔者熟悉的某座安徽小城,往年一套房总价几十万,准备个十几万就能买房,而今年则是总价上百万的非常常见,买房如果没有三四十万都别想进售楼处。

 

点击查看大图

 

而这一切,跟大房企纷纷进驻三四线城市有非常大的关系,大房企的产品力明显比地方性小房企要牛,他们开发一个中高端项目就可以直接拉升同地段的行情,而且这种做法已经形成了鲶鱼效应,开发商不大愿意开发平价楼盘,普遍选择的是大户型外加各种概念的包装。小房企要么被拖死,要么被收购。小地方的居民第一次领教到了“买-涨不买-跌”的威力。

 

那些原本打算在以后买房的人,购房计划普遍提前,而原因千篇一律:按照收入预期,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因为楼市的突然启动,他们被迫动员整个家族的积蓄去为子女买房,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钱都被掏干净了。笔者对象的表弟,他们家给他在县城里买房,他自己几乎不掏一分钱,首付款中爸爸妈妈掏了大头,奶奶还掏了7万多的养老钱。

 

现在的85后基本上都是典型的消费主义者,几乎不留什么钱,买房不仅需要父母掏首付,更要他们来还贷。更何况一个月两三千块钱的收入,要想买上一套六七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房子,除了一块扛,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点击查看大图

 

尴尬的还有三四线小城市的农民朋友。

 

去年初,我们还曾强调过要加快农民进城的步伐,但现在你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么?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农民根本买不起,靠农民买房,就得倒贴钱给农民,谁来出这笔钱呢?

 

相关数据显示,这一年多以来,农民进城状况不及预期,为了让农民进城,上面已经在研究如何让农民放弃手中的耕地和宅地。

 

但更无奈的现实是,相比较城里房子的快速升值,农民手中的两块地(耕地和宅地)基本上没什么动静,也就是说,现在进城门槛比去年又高了很多。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
[编辑:曾凡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