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地产调控,大部分人和媒体的眼球都放在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刚颁布的那一刹那。突然爆发式的新闻往往能起到振聋发聩、引起市场第一时间注意的结果。
但是,真正需要我们关心的,是政策如何落地执行到位的。老司机往往是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看一个政策的作用,我们既要看他是怎么说的,又要知道他具体执行到什么程度。
只有知道细节性的问题具体落实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知道中央的决心和态度!
新华社评论长效机制的信号
7月份的时候,新华社出了一篇文章,评论房地产的长效机制。
其中用了这样一段字,房地产调控是一盘大棋,要实现“房住不炒”还须配套施策——从金融上掐断投机炒房的阴沟暗渠,从财税上降低住房交易带来的财富增值效应,从投资渠道建设上引导资金流到急需支持的实业上去。只有把长效调控机制不断完善并做细做实,才能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注意,新华社提到两个方面,一是从金融上动刀子,二是从财税上动刀子。财税上动刀子比较难,涉及众多利益。但金融上掐断投机炒房的措施确实执行力度很大。
某银行经理爆料:银行严查房抵贷
房产大V爆料称:
“中信银行的房抵贷很好,实际最长可以做到20年,以前很松,银行不太关心资金去向。
但现在不同了,接上级要求,必须确保资金只进入消费领域,比如购车、装修等,银行在放款前要求客户提供消费的合同和发票,还必须是原件,审核通过后再放款。
如果客户合同或者发票被查出来是弄虚作假的,一律上征信黑名单,个人信用坏掉;如果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放款被查出,饭碗要丢。
更重要的是,银行对之前的抵押贷款的客户会抽查,根据情况还会上门核查,如果发现资金进入房产,则会抽回贷款。”
以上是银行信贷经理跟我说的。
恰巧,最近站长身边也听闻了好几例明明顺利贷下款,又被银行索要回去的例子。风口浪尖之上,大家还是按捺住悸动的心,忍忍吧。
多地加大审核购房者
资料的力度,造假者注销合同
比如,前两天西安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文件规定,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购房资格的个人,一经查实,注销当事人网签合同,并取消购房家庭成员在西安市的购房资格,且5年内不得在西安市购房。
西安不仅严打炒房客,连炒房客全家也“连坐”了,确实够狠的。
PS:就在刚刚,西安市政府对于近期西安市场库存不足,部分开发商捂盘的问题也做了文件指示,明确要求“显著增加供地,加快供地节奏”。
除了西安,大多数一二线其实都在瞧瞧严查,有的是突击检查,有不断的进行一波波大清查。
比如南京。已经连续三个月严格执行购房审核了。所以南京市不动产登记你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多次发出注销购房证明的通告。
这样的政策,更让炒房客心悸了。不仅如此,南京市政府还会把注销其购房证明并记入个人或单位的征信系统。也就是说造假资料买房的记录会跟随你一辈子了……
从大环境来看,目前人民币升值,汇率稳定,房地产也有了更多的调控空间。
很多人都以为楼市调控就是打摆子,从一头摆到另外一头。过了一段时间肯定会放松的。大家都觉得,楼市调控就是做做样子,不要被套路。
那么,是不是大家以为的心理效果也是政策层面上要利用的“套路”呢?这一轮房地产调控,非常出其不意,而且手段极其凌厉。很多炒房客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高位站岗了。
过去被套路的是刚需老百姓,这回被套路的是炒房客啊。
当房地产调控“越调越涨”的现象已经成了无数人的抱怨之后,政府还会听之任之吗?
我看到的是: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都透出把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做细做实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