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避政府出台的房产限购限贷政策,许多夫妻会选择使用“假离婚“的手段取得优惠的首套购房资格,据《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85.7%的人感觉身边有人为规避房地产调控而“功利性离婚”。
假离婚买房,即夫妻中的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但是因为想要在购房时省税费或方便贷款而假离婚,现在甚至有不少中介经纪会主动向购房者介绍这种”万能办法“来促成房产交易。
但是,在法律层面,离婚不存在真假之分,所以假离婚买房将无法保证购房者的合法利益。假离婚买房看上去是获得了投资机会,实际上风险却不小。这种做法主要是由于购房者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从而造成因小失大的局面。这种时候,如果能找到像COLDWELL BANKER(科威国际不动产)这样专业的房产中介,借助房产中介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就可以避免这些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
那么假离婚买房会遇到怎样的麻烦呢?
情况一:夫妻二人协议离婚,为了达到政策要求,名下所有财产归一方所有,但是如果“假离婚”之后,拥有财产的一方拒绝复婚,若另一方没有办法提供直接证据证明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处分非出于真实意思表示,那么协议中的财产分配条款将依法有效。据律师表示,在近两年的诉讼案例中,有不少“假离婚”弄假成真的,“假离婚购房”存在着重大的法律风险,无法为没有得到财产的一方提供法律保障,一旦假戏真做,将面临巨大的财产损失。即使双方今后复婚, 这部分前段婚姻的夫妻共同财产将成为复婚一方的婚前财产,没有财产的一方同样损失很大。
情况二:夫妻双方通过“假离婚”买房,通常都是用“净身出户”一方的名义购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很可能会对“净身出户”方的还贷能力产生怀疑。“假离婚”之后却遭遇拒贷,这对购房者来说得不偿失。值得一提的是,为杜绝“假离婚”现象,3月24日,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北京地区住房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提出对离婚一年内的贷款人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从严防控信贷风险,对于离婚一年以内的房贷申请人,商贷和公积金贷款均按二套房信贷政策执行。也就是说,如果夫妻离婚不满一年,同样无法享受贷款购房的优惠政策。而在这一年中可能发生的变数将非常大。
情况三:夫妻二人通过“假离婚”成功购房,但是如果在双方没有及时复婚的前提下,一方发生意外,其财产将由父母、子女法定继承,另一方将无法继承配偶的财产。
作为一家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知名房地产中介品牌,COLDWELL BANKER(科威国际不动产)在此提醒广大购房者,不要听信中介“假离婚”购房的建议,投机取巧将给你的财产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法律无法保障你的合法权益。通过专业的中介进行咨询,遵守相应的房产政策依法购房,才能减少未来的损失风险。
在购房过程中,购房者还会遇到许多其他的购房陷阱,从而产生一些法律纠纷方面的问题,为了帮助购房者顺利购买心仪的房产,COLDWELL BANKER(科威国际不动产)将于每月单周的周二在首播平台开设【房产法律知识】栏目,通过案例为大家解答房屋买卖时容易遇到的法律问题,避免将来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欢迎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