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蓝房网 > 资讯中心 > 要闻 > 正文

鼓楼:三年旧改一年实施 加快建设幸福家园

要闻 | 来源:福州日报 2018-05-31 08:32:26 我要评论
[导读]
旧改前的西洪路二环路至工业路段。记者叶义斌 摄

旧改后的西洪路二环路至工业路段更加宽敞。记者叶义斌 摄
年初以来,鼓楼区旧屋区改造工作捷报频传:
仙塔街周边旧屋区改造、福大怡山校区周边地块(一)、过洋垱地块等3个年初

点击查看大图

旧改前的西洪路二环路至工业路段。记者叶义斌 摄

点击查看大图

旧改后的西洪路二环路至工业路段更加宽敞。记者叶义斌 摄

年初以来,鼓楼区旧屋区改造工作捷报频传:

仙塔街周边旧屋区改造、福大怡山校区周边地块(一)、过洋垱地块等3个年初启动的旧改项目,已基本完成征迁;

欧冶池至城隍庙周边旧屋区改造项目(一期)、火巷周边等4个连片旧屋区改造项目征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梅峰蛇山等2个旧屋区改造项目即将进场,另有8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下半年将适时启动征迁。

旧屋区改造,承载着老百姓的安居梦,也与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息息相关。为加快建设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有福之州,去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连片旧屋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并提出了“三年行动计划、两年工作安排”的具体部署。

鼓楼区高度重视、迅速响应、主动加压,决定将“三年行动计划”涉及的17个、45万平方米旧改项目,在今年内全部启动征迁。“三年旧改,一年实施”,在这场攻坚战中,鼓楼区广大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精心筹划、协同推进,阳光征收、真情服务,深入开展“提升宜居环境、建设幸福家园”行动,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点击查看大图

军门社区经过环境综合整治焕然一新。记者叶义斌 摄

分步推进:“先急后缓、先难后易、先大后小”实施旧改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在推进旧改工作中,鼓楼区按照“先急后缓、先难后易、先大后小”的原则,将面积较大、居住条件最差、群众需求最迫切的项目,作为旧改的“当头炮”。

温泉路过洋垱周边旧改项目拆迁处于扫尾阶段;仙塔街周边旧屋区改造项目拆除后,将新建一个幼儿园;福大怡山校区周边地块(一)正在拆除,福大老教授们呼吁多年要求拆除的旧专家楼被纳入其中。这三个项目选址面积约98.57亩,征收房屋面积约8.20万平方米,征收户数约409户,现基本完成征迁。

欧冶池至城隍庙周边旧屋区改造项目(一期)等4个已进场的连片旧屋区改造项目,选址面积约144.23亩,征收房屋面积约15.01万平方米,征收户数约1026户。目前,在各方帮助推动下,冶山及其安置地已完成省财政厅、省农业银行、省商业集团等5家单位产权房的征迁。

此外,梅峰蛇山等2个项目近期将进场征迁,选址面积约260.8亩,征收房屋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征收户数约190户。其余8个下半年将启动的项目,选址面积约100.5亩,征收房屋面积约11.18万平方米,征收户数约991户。

“下一步,我们还要提速手续办理、落实资金保障、优化房源调度、细化补偿方案,做到条件成熟一个,进场启动一个。”鼓楼区旧改办负责人介绍,为了让中心城区腾出的土地更好地用于城市功能改善,鼓楼区还鼓励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方式。

位于蒙古营巷以北的火巷旧改项目,是今年4月我市出台《关于完善城区旧屋区改造住宅房屋征收货币补偿实施意见的通知》后,鼓楼区按新补偿政策实施的第一个旧改项目。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动员时,他们鼓励被征迁人尽量拿货币补偿,“按照新政策,被征迁人拿到的货币补偿基本够在周边买二手房”。

点击查看大图

华润斗池路地块安置房。(效果图)

分类实施:多管齐下推动城市更新

位于乌山路黎明湖边的市委宣传部旧宿舍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经鉴定为C级危房。旧楼已于去年国庆节前拆除,原址下月将迎来重建队伍进场。这是鼓楼区危房自建试点,从项目酝酿到实施前后历经了近10年时间。“预计今年底,一栋6层半的新宿舍楼可建成,增设了电梯,环境比原先好非常多。”负责这一项目代建工作的鼓楼区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经理林健说。

鼓励零星旧屋危房自建改造,这是鼓楼区分类推进城市更新的举措之一,即对无法纳入旧改范围的零星危旧房,鼓励业主自筹资金,在原址上拆除重建。在保持房屋总套数不变的前提下,最多可增加原建筑面积的15%,住户只需出建筑成本,由政府指派单位代建。不仅实现旧貌换新颜,还可以使产权得以延续。

鼓楼区旧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除连片旧改、零星危房自建改造外,鼓楼区还对房屋结构安全但外观陈旧、环境脏乱的老旧小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如补平路面、拉好电线、划好车位、美化景观、引入物业等,完善小区公共配套,实现城市更新。据了解,今年,鼓楼区将综合整治157个老旧小区,并对15个已整治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

点击查看大图

文明有序快速的征迁工作,保障了冶山春秋园及时建成开放。记者池远 摄

普惠民生:四成拆旧用地用于公共配套建设

来到鼓楼区鼓东街道观风亭社区,社区居委会主任吴靓带着记者参观社区里正在整治中的屏东河和建设中的串珠公园。“这个串珠公园贯通后,全长有3公里多,是周边居民散步的好去处。公园建设用地是拆除红墙新村旧屋后腾出来的,建好后不仅回迁的征迁户能享受到这么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周边居民也跟着一起受益了。”

正如吴靓所说,旧屋区改造不仅改善了旧屋业主的居住条件,同时拆旧后建成了一批道路、公园、学校、养老设施等,提升了周边环境,补齐了民生短板,是一项普惠性的民生工程。

鼓楼区旧改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全区共启动旧改项目57个,包括2017年下半年以来重点开展的内河整治涉及的房屋征迁工作,征迁土地面积近2000亩,其中40%土地用于建设公共配套。区旧改办负责人介绍:“以去年实施的古乐路及周边旧改项目为例,约134.14亩旧改用地,拆平后超过1/3的地块用于建设市政道路、公园绿地,新建幼儿园、扩建闽江学院附中和鼓五小,同时还将配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居家养老服务站等。现在这个片区的一条新建道路——海底东路正在建设,可打通五一路至六一路,片区群众出行更方便了。”

旧改不仅让生活环境更宜居,也让一批文物和古建筑受益。区博物馆副馆长陈莹告诉记者,在前几年的于山北坡旧改项目中,有10多处文保单位得到修缮。今年,结合冶山文化公园及其安置地旧改项目,冶山公园内的省级文保单位仁寿堂和市级文保单位欧冶池遗址也得到了修复。

涉迁居民李珊璋——

旧改是好事 盼着住新房

“我们的新房就在那片地上,旁边还有内河和小公园,条件可好了。”24日上午,李珊璋又一次来到鼓楼区鼓东街道红墙新村旧址,看着进行中的内河整治和新路建设,不禁畅想起未来的生活。

年过七旬的李珊璋是一名退休小学老师,上世纪80年代就住进了红墙新村。“房子是我公公的。公公、婆婆还在世的时候,三居室的房子里,最多住了7口人。”李老师说,四代同堂虽然热闹,但很拥挤。而且,红墙新村是预制板房,建好至今已经四五十年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都担心房子的牢固问题。新村外的路面修整变高后,新村成了“洼地”,每到台风暴雨天,住在低楼层的住户都怕房子被淹。“我家就住在一楼,印象中被淹了有四五回了。每泡一次,就要换一次地板,跟装修公司的人都熟悉了。”李老师苦笑着说,最严重的那次,家里积水约80厘米深,冰箱等电器无一幸免。

“我们住低楼层的,怕雨天,住在高楼层的,因为房子没电梯,上下很不方便。”李老师告诉记者,去年,红墙新村被列入旧屋区改造的消息传来,住户们很支持,“旧改是好事,我们都盼着能早点住进新房,签约前一天晚上七八点,大家就开始排队了,签约当天上午8点多,我就办完了手续”。

李老师家换得一套原拆原迁60平方米的房子,和得贵路一套60平方米的住房。“我现在就租在这附近,就盼着新房快些盖好,我们能早点搬新家!”李老师开心地说道。

社区干部陈绿漪——

征收工作不怕难 群众需求挂心间

昨日上午,初夏的阳光洒在冶山春秋园,茂密的树荫,静谧的景色,令人陶醉。每当路过这里,陈绿漪总会想起公园开放前的那段“征收时光”。

半年多前,这里还被几栋旧房包围,瞧不出公园的模样。去年11月,欧冶池至城隍庙周边旧屋区改造项目启动,项目的推进情况,直接决定冶山春秋园一期是否能在今年春节前按时开放。为此,时任中山社区党委副书记的陈绿漪,三个月里,几乎每天都奔走在入户沟通和多方协调的路上。

项目征收的大多是单位产权房,特别是中山路23号41座,五层高的楼被14家商户租用,有的商户刚花了十几万元装修店面。大家担心得不到装修赔偿,搬迁并不积极。陈绿漪在前期入户时就收集了大家的诉求,上报街道与区相关领导,把商户的需求和难处转达给业主单位福建省商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业主单位同意支付装修赔偿,但是按照流程,赔偿金到商户手中还需要一段时间。“万一先搬走了,拿不到赔偿怎么办?”一些商户心中存疑。“企业或许会走,但社区不会跑。你们有什么事就来找我,一定给你们解决!”陈绿漪挨个儿登门拜访商户,解释情况,并拍着胸脯做担保。一回说不动,就多去几回。商户们终于被陈绿漪的真诚打动,同意按时搬离。目前,商户们都已如约收到了装修赔偿。

“征收无小事,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考虑他们的需求。”陈绿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居民“争取”临时进出便道,帮助搬离的企业找仓库,为涉迁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合法范围内为涉迁居民争取最优方案……短短几个月里,陈绿漪和同事们为涉迁企业和群众解决的问题数不胜数。在他们的努力下,冶山春秋园一期在今年春节顺利与广大市民见面。

旧改方案出炉背后的故事——

精打细算做谋划 数易其稿为优化

本月初,火巷旧改项目进场,正在做入户宣传等工作。“这个项目从去年8月开始谋划,模拟了将近十稿。”区旧改办负责综合工作的程祖莹告诉记者,每个旧改项目从前期谋划到方案出炉、正式进场,至少需要一年的准备时间,在此期间,数易其稿是家常便饭,为的是寻求最优化的方案。

前期工作主要做什么?“对计划改造的旧屋区项目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初排安置需求。根据规划用地功能,模拟地块可建方案,并与市规划局沟通方案的可行性,确定地块可提供安置的住宅量。”小程说,“如果安置房源不够,还要统筹调配全区房源,争取市级房源,做好安置房源拼盘。货币安置的价格大约多少,也得考虑。”此外,还要优化经济平衡方案,根据市规划局意见调整退距、建筑高度等。像古乐路周边旧改、红墙新村周边旧改方案都曾改了十几稿。

“旧改牵涉面广,前期工作必须扎实。”程祖莹的同事张辉深有体会地说,一个片区有多少名60岁以上老人、70岁以上老人、80岁上老人,都得摸排清楚,“因为老人不好租房子,什么样的老人拿现房好,什么样的老人拿回迁房好,前期工作做细做实,后续工作才好展开”。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蓝房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
[编辑: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