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紫金矿业(601899,SH)宣布,彻底退出房地产业务,并表示未来不会从事与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的业务,且承诺下属各子公司未来不会从事与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的业务。这意味着,紫金矿业彻底与房地产开发业务划清了界限。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紫金矿业彻底退出房地产
7月25日紫金矿业披露,成立于2008年的子公司福建紫金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原名福建紫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商务),确曾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但目前房地产业务已清理完毕,且经营范围已变更,不再包含相关业务。
紫金矿业2018年年报显示,紫金矿业的2018年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16亿元,仅为1059.94亿元营业收入的1.51%,可见房地产业务占比本就并不高。
另有天眼查的数据显示,紫金商务于2018年12月变更了经营范围,所涉及的房地产相关业务已全部删除。
图片来源:天眼查截图
据多位金融业内人士透露,紫金矿业退出房地产业务或与其近期的再融资有关。为了落实“房住不炒”的政策,房地产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再融资会十分困难。
记者注意到,此前紫金矿业确实遭监管问询是否涉及房地产业务。今年2月,紫金矿业拟增发股票募资,以收购Nevsun Resources Ltd.(以下简称Nevsun)100%股权。6月,中国证监会对紫金矿业下发《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190829号),除了增发事宜,其中还明确就资金矿业的房地产业务进行了重点问询。
图片来源:紫金矿业回复公告截图
针对证监会的问询,紫金矿业回复称: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紫金商务(即紫金地产)旗下所有房地产项目均已完成清盘,没有库存商品房在售,未完成销售的车位已由存货转为固定资产(计入投资性房地产),由紫金商务服务自持,主要为自用或对外出租。紫金商务服务自2018年12月31日起,不存在来源于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业务的收入。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创于1986年,从1993年紫金山金矿开发至今已有20多年。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国有独资企业——上杭县矿产公司。1993年8月改组为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主要业务转向开发建设上杭县紫金山金矿。1994年10月更名为福建省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9月,该公司联合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7家发起人,设立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3月11日成立福建紫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中航紫金云熙等项目。
▲龙岩中航紫金云熙效果图
上市公司纷纷“退房”
紫金矿业急于退出房地产业务,也印证了“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被严格审核的情况。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操刀再融资的同时,也纷纷转让涉房子公司控制权,以满足监管要求。
7月3日,万泽股份(000534,SZ)就发布公告承诺: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已清理完毕,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未来将不再从事房地产业务,不再新增房地产业务投入。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深康佳A(000016,SZ)等公司身上。
2018年10月,有媒体从投行人士处获得的两份针对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审核知识问答文件(未定稿)。其中,对于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方面,上述文件指出——
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包括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的上市公司,或主营业务虽不属于房地产,但目前存在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为防止募集资金变相用于房地产业务,暂不推进审核。
报告期主营业务原为房地产的上市公司,符合主营业务已经实现转型、公开承诺在国家宏观调控期内不从事房地产业务且房地产业务已清理完毕条件的,可予以推进审核。
募集资金如果拟用于置办土地或房产,需要按照拟使用募集资金自建房地产用于研发中心、办公楼、员工宿舍,审核中应要求申请人结合项目建设内容说明实施的必要性、合理性,是否符合土地规划用途,是否存在变相用于房地产开发等情形。保荐机构及申请人律师应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意见。
拟使用募集资金购买土地或房产的,如购买金额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较高(拟购买土地或房产金额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审核中需关注其融资必要性,防止利用募集资金投资房地产。但是,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工业用地的除外。
央行上周两提房地产融资监管
继监管部门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调控、收紧房企海外债后,再次出手规范房地产融资。
8月2日上午,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
这是央行三天内两次“点名”房地产,继续强调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银行信贷作为房地产政策关键一环,央行此前已经透露出相应调控思路。
7月29日,央行在北京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较多,各类银行要转变传统信贷路径依赖,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并明确对房地产信贷领域提出以下要求: 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适度增长,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 加强对银行理财、委托贷款等渠道流入房地产的资金管理;加强对存在高杠杆经营的大型房企的融资行为的监管和风险提示,合理管控企业有息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
专家:后续政策和房贷以稳定为主
房地产金融风险把控是近期市场焦点之一。早在今年7月初,针对此前部分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情况,银保监会对部分信托公司开展了约谈警示,对近期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提出了“控制业务增速,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量和增速控制在合理水平”等要求。刚刚过去的7月,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与数量大幅下滑,几近减半。
上周央行两次释放了房地产金融政策“严监管”信号。有行业人士认为,融资监管的意图在于通过控制融资来平抑部分城市土地市场热度,从而平稳房地产市场销售终端预期,降低房企未来潜在经营风险。
专家指出,后续政策层面和房贷层面或以稳定为导向,政策连续性有望得到保持。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央行座谈会和下半年工作会议连续点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控,这种密集程度在过去是比较少的。体现了央行对于房地产金融监管的导向,以及当前房贷领域“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实,有助于规范相关银行贷款操作,也防范各类违规资金进入到房地产市场。三季度政策会以收紧为主,对房地产市场有一定利空。同时,后续像银行贷款等相关政策也会收紧或者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