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小学是娃娃开挂的起点,多年以来,以学区房为载体的小学和初中学位被争抢,也就出现了学区房一夜之间涨几十万也不鲜见的现象。
日前,一直高烧不退的学位房,“降温”模式已开启。近期,包括深圳、北京、上海、合肥在内的多个城市针对学位房出台了不同措施的政策。
|马续丽 摄|
日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房和建设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开展“学生位房”等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据了解,从2021年2月起,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位房”等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联合整治行动聚焦“学位房”违法广告问题,通过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严厉的处罚、更加有效的措施,发挥部门联动优势,严厉打击“学位房”等虚假违法广告,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图源:深圳市场监督
此外,深圳市场监管部门对制作、发布涉及“学位房”等虚假违法广告,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移交行业协会进行自律惩戒,并记入房地产行业诚信系统,纳入信用监管。对典型违法违规案例进行披露曝光,营造守法经营、诚信自律的舆论氛围和导向。
与此同时,三部门还创设了四项监管措施。建立预售商品房学区风险公示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全面、真实地宣传介绍学区情况;应当将目前楼盘所处学区情况、未来可能出现的学区变化风险和查询学区、入学政策的途径,通过合理方式在营业场所和官网公示,以保障购房者的知情权。
北京市住建委日前公布了最新一次的专项执法检查结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炒作学区房行为,对海淀区万柳、翠微,西城区德胜、金融街,东城区交道口等价格快速上涨区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最终6家涉嫌存在炒作学区房的中介门店被营业整改,并立案处罚17起。
日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政策提出了“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制度,将实行名额分配到校和名额分配到区两类方式。从2022年起,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分为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类型。最新公布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自主招生比例、名额分配方式、综合评价录取程序等内容。
4月5日晚间,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居住用地供应、学区房入学年限政策以及热点楼盘“摇号+限售”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控。

本次合肥市发布的新政对于学区房的管控意味和目的也不言而喻。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学区房入学年限政策对于孩子的入学就读并不会造成过多影响,而对于“炒房”行为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锤”,一直居高不下的学区房价格在本轮调控下或将迎来一波降温。
就福州而言,位于“房价金字塔”顶端的房源,往往都是人们口中的“老破小”。
据福建省中房研究中心&福州市存量房研究所数据显示,2月份福州鼓楼区的市公安局津门路单位宿舍在2月成交了一套50平左右一居小户型房源,单价127600元/平,总价达到惊人的638万元,再度刷新福州二手房成交单价。而其能卖出如此高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对口中学是福州中考升学率第一的公立初中——延安中学。
另外,近期,福州仓山区部分刚刚划片某知名学校的新盘热度高涨,中介朋友圈内盛传“团购多套房源”、“求购房源”等信息,再次引发民众对于学区房的强烈关注。
除此之外,在福州市12345服务网站上,近期不少市民对于自身楼盘划片重点校区的诉求也层出不穷。
业内观点
不应该专门为了学位房去投资
近年来,为了孩子教育问题一掷千金的家长不在少数,这也造就了学位房一路走高。但是买得起的人,依旧买得起,而且出手几套不成问题,而买不起的人,拼命踮起脚尖跳也碰不上。市场一度失衡,教育的公平性也越发被人诟病。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教育政策的改革来说,后续要落实一碗水端平的内容,即家门口的学校无差异,换句话说,无论你在这里就读还是那里就读,相关学区的小学教育质量是均衡的,生源质量也是均衡的。从这个角度看,学位房本身就会退出,或者说买学位房的意义不大。
所以从政策引导角度看,不要炒作学区学位概念,家长也应该理解教育政策初衷。当然就现在看,市区的教育资源依然会好于郊区,尤其是大城市更明显,后续预计各类教育资源会外迁,客观上一些重点社区的教育资源会更为丰富。
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也认为,四大一线城市都在研究多校连片摇号制度,未来教育资源也会逐渐公平化,这是未来教育的一大趋势,加上学区房价格已经处于非常高的阶段,所以建议就不应该专门为了学位房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