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中国金鱼之都”,闽侯是“中国金鱼之乡”,金鱼早已成为福州的烫金名片。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金鱼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搭建特色产业的展示窗口和平台,引起市政协委员的关注。15日,市政协召开“推动闽侯县荆溪镇关中村打造金鱼小镇”专题协商启动会,明确课题组构成、调研工作安排等事项。
据了解,该课题组由市政协副主席林绍彬、林恒增任组长,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主任林辅胜、闽侯县政协主席林建善、市台盟主委甘海疆任副组长,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等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和部分市政协委员为成员。
闽侯县荆溪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关中村已经初步形成金鱼养殖集中区,汇集了潘氏观赏鱼养殖场、闽侯观园里金鱼养殖场、闽侯洋润水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规模较大的金鱼养殖企业,许多高端观赏鱼种在国(境)内外享有盛誉。此外,关中村所在的关源片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关中村内有“归农书院”、“故乡农场”、“农业生态观光园”等乡村体验游项目,周边有三叠井森林公园、天龙将军山景区、龙台山生态园等成熟景区。
“关中村交通便利,有可利用的非农保护和可纵深开发的沿溪山地、溪中绿洲资源,且具备生态园林式乡村的旅游资源。在这个村打造‘金鱼小镇’,有助于聚焦金鱼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并带动周边乡村发展。”课题组有关负责人说。
启动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规划定位、政策扶持、项目引进、资金配套、宣传推广等方面建言献策,为课题组开展实地调研等工作安排提出建议和意见。
市政协委员王诗润建议,在推动“金鱼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可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赋予小镇以养殖、展示、交易、科普等功能,并融入文化创意元素,不仅面向金鱼产业链条内的专业人士,也要开发出多层次的文旅产品,延伸至普通人群,进一步打响“中国金鱼之乡”品牌。
目前,荆溪镇已初步确定“金鱼小镇”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近期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中远期将完善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条,最终建成国家金鱼良种基地和综合旅游基地。
记者了解到,该课题已列入今年福州市、闽侯县两级政协2019年度协商计划,按照相关工作安排,3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展实地调研,6月至7月形成调研报告,8月召开专题协商会。
扩展阅读:
2015年9月18日上午,福州(闽侯)金鱼产业园动工仪式在闽侯县南通镇古城村溪西自然村举行。该项目总规划面积1600亩,其中中心园区21亩,将建成金鱼博物馆、科研中心楼、四季农业观光园,最终园区形成“一带五区”的开发格局,由游客服务区、滨水景观带、金鱼养殖区、产业中心区、休闲垂钓区、农业观光区等六大功能区。将打造具有浓郁福州风貌特色、湿地景观特色和金鱼产业特色,集养殖、展示、观光、旅游、营销等于一体,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端金鱼产业园,使之成为福州金鱼产业发展的基地、观赏鱼业界交流的平台。
该项目建成后这将是福建首个金鱼产业园;同时,通过金鱼产业园的建设,形成强大的产业链,提升闽侯金鱼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用产业园的“火车头”,带动闽侯乃至整个福州金鱼产业的发展。
福州(闽侯)金鱼产业园中心区“金鱼馆效果图”
资料显示,“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福州金鱼占国内高端金鱼市场70%,市场占有率第一;占国内高端金鱼出口量90%。而“福州金鱼看闽侯”,闽侯县共有金鱼养殖面积1000多亩,养殖场30家,产业量占福州60%,年产值一个多亿,其中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的南通、南屿、荆溪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