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二,按照福州传统习俗,这一天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夫婿也要同行。所以这天在福州又叫“迎婿日”。当然,一向注重孝道的福州女儿是不会忘记给父母和晚辈们带礼物的,以前是糖饼瓜果之类的手礼,现在不少人是直接给红包。老福州这天往往要全家照上一张全家福。
大年初二,老人们满脸笑容,早早准备好瓜果零食、好酒好菜,因为出嫁在外的女儿要回家了,夫婿也会同行,给岳父、岳母拜年。
正月初二,女方父母都会留女儿、女婿在家吃饭,但一般不继续留下来吃晚饭。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女儿夫家贫,要回娘家蹭饭;二是不能把娘家吃穷了。
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女婿吃过饭要陪老人聊聊天,听听岳父母的教诲,并且主动邀请二老的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然后再告辞回家。
福州的风俗里,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回家看望父母的日子。为什么必须在正月初二,而不能在正月初一?习俗上的传统观念认定,已婚女子是“外人”,老祖宗年底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所以已婚女子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习俗上认为,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就回到天上了,出嫁的女子这时才能回家。如今,人们虽然不信鬼神了,但这个观念或多或少还有在民间流传。
各地习俗三明
尤溪畲族人以前有正月初二穿着民族服装到邻近各村向汉族人家“收地租”的习俗(要两块粳米果),收得越多,预示这年运气越好;汉人也乐意给,图个好兆头。宁化畲族人过去年初二还要上山打猎,且须猎有所获,以祈一年好运。
闽西客家
这天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杀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纸钱”上,谓之“血钱”。早饭后,一家人便穿戴整齐,和家族人一起上坟祭祀祖宗。
北方
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