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蓝房网 > 资讯中心 > 要闻 > 正文

突发!福建报告63例登革热 本地感染34例都在福州

要闻 | 来源:蓝房网整理 2016-08-05 09:22:19 我要评论
[导读]截至8月4日18:00,福建共报告63例登革热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29例;本地感染病例34例均分布在福州市。

点击查看大图

截至8月4日18:00,福建共报告63例登革热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29例;本地感染病例34例均分布在福州市。

这是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刚刚发布的登革热疫情。通报中称:今年,东南亚和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疫情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上升,我省持续有输入性的病例报告。截至8月4日18:00,福建共报告63例登革热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29例;本地感染病例34例均分布在福州市。

专家提醒广大群众,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可防可治蚊媒传染病,防控登革热最关键的措施是灭蚊。为了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广大市民应要自觉行动,及时彻底清除自家室内外的积水,对家里的水生植物水体、花盆托盘、容器积水等进行翻盆倒罐或者及时清理更换,清除蚊虫孳生地;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使用纱窗和蚊帐,避免被蚊虫叮咬。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出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登革热”是种常见病

登革热是种常见病,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目前,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输入性病例,我国大陆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蚊虫叮咬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之后,病毒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经过8-10天的增殖后获得感染力,当它再次叮咬人时,就会把病毒传给另一个人。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

患者症状一般较轻,及时治疗可治愈。治疗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为主。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点击查看大图

“登革热”的症状

登革热的潜伏期3~14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主要临床表面为突然高热、恶寒,剧烈性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三痛”,伴有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

什么人要更加小心登革热?

1、二次感染患者;2、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3、老人或婴幼儿;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5、孕妇。

做好七项措施防止登革热

一是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二是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三是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四是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五是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六是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七是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预防登革热灭蚊是关键 

 预防登革热,做好防蚊灭蚊是关键,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是防蚊灭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环境改造方面,做好封、填、疏、排、清很重要: 

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排清积水; 

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在环境处理方面:

一是要控制水生和陆生植被;

二是要冲刷河道水闸;

三是定期清洗家庭水缸与养花容器;

四是定期清洗家禽和家畜饲养环境;

五是上门收集垃圾并推行垃圾分类管理。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
[编辑:鄢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