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公示稿在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官网发布,公示时间自2017年3月27日至2017年4月26日。
根据公示,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范围西至鼓屏路,东至观风亭路,南至湖东路,北至冶山路,面积26.62公顷。
其规划定位为将冶山地区打造成为以全面展示“闽都之根”为核心,使闽都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功能、社区文化相结合,集中展示城池演变、城隍文化、科举文化、名人文化及山水风貌为特征的城市特色风貌地区。
核心保护范围:西至鼓屏路,东至林则徐出生地以西,北至冶山路,南至城隍街,面积8.6 公顷,较名城保护规划增加2.03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范围:西至鼓屏路,东至福州市中山小学以西,北至冶山路,南至城隍街,面积4.61 公顷。
规划通过从文保建筑、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到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外围景观风貌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整体保护模式,构建“四区、六点、多廊”的整体保护框架:
“四区”:即欧冶池—泉山核心展示区、城隍庙风貌区、中山路民国风貌区、文笔书院科举文化展示区。
“六点”:欧冶池、中山堂、泉山仁寿堂、林则徐出生地、泉山摩崖题刻、冶山古迹石刻六处文物保护单位。
多条景观廊道:近期重点整治拆除欧冶池和泉山之间的建筑,打通欧冶池与泉山之间的景观廊道。远期结合冶山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发掘、八一七路中轴线的改造以及中山路的改造,进一步打通欧冶池与八一七路、中山路之间的景观廊道,中山堂及文笔书院旧址廊道,形成八一七路——冶城地下遗存——欧冶池——中山路——泉山——文笔书院的景观廊道。
规划塑造“一心三点、一带双轴”的空间结构与形态:
“一心”即冶城公园,是福州的原点,突出“福州原点、城市之根”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三点”即依托城隍庙、文笔书院及中山纪念堂、林则徐出生地规划塑造的城隍祖庙、科举圣地、名人故里三个文化空间,突出“城址城隍文化”、“科举贡院书院文化与闽台交流”、“名人文化”特色;
“一带”即北部串联福州原点(冶城公园)、科举圣地(中山纪念堂-文笔书院)两个最重要文化空间的核心文化聚合带;
“双轴”即西部城址演替主题轴(串联冶城公园、城隍庙)、东部民国风情主题轴(串联中山纪念堂、林则徐出生地)。
附:福州市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进展
2015年10月20日,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会议原则通过规划成果。
2016年1月26日,规划成果经市规划与建筑环境委员会2016年第2次会议审议通过。
2016年12月30日,规划成果再次经市规划与建筑环境委员会2016年第11次会议纪要会议审议通过。
2017年3月23日,根据规定,现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征求公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