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蓝房网 > 资讯中心 > 要闻 > 正文

福州上下杭打造酒吧民宿商会一条街

要闻 | 来源:东南快报 2017-05-12 09:26:37 我要评论
[导读]传统民国砖楼,西洋铁艺窗台,小桥流水人家,漫步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三捷河畔,也是另一种享受。
点击查看大图

效果图

传统民国砖楼,西洋铁艺窗台,小桥流水人家,漫步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三捷河畔,也是另一种享受。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从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获悉,随着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的陆续完成,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将打造成为以商业、居住、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的综合街区,将形成具有浓厚的福州中西合璧建筑和典型的福州闽商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届时将成为福州市继三坊七巷后又一城市文化名片。

三捷河打造“酒吧一条街”

据悉,2015年11月,《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并开始正式启动修复,还与三坊七巷、朱紫坊共同被列为福州市的三片历史文化街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将分为三捷河板块、龙岭顶板块、上下杭三大板块。扣除路网、河道、绿地、巷道外,上述三个板块总用地面积约300亩。

三捷河板块(包括下杭路以南片区及酒吧一条街)北至下杭路,南至中平路、后洋里,西至隆平路,东至三通路,用地面积约130亩。该板块是三大板块中最先启动的项目,其中三捷河沿河两岸主要以娱乐、休闲生活为主题,着力打造“酒吧一条街”;下杭路东侧路段以传统手工艺和老字号商铺为主,开辟闽语文化一条街;隆平路南段设置富有台江特色的小吃餐饮,打造夜间台江美食传统小吃体验一条街。目前,三捷河两岸已修复的40处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已具备招租条件,其中,文保单位、登记文物点及传统风貌建筑面积共约1.3万平方米,更新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龙岭顶板块范围北至学军路,南至大庙山巷、关帝庙南侧院墙,西至龙岭顶巷、福州志社,东至彩气弄,用地面积29.27亩。该板块以闽越王文化古迹为突出亮点,打造闽文化古迹游览区,配合街区“山”的概念,市民游客可以漫步登山步道,登高远眺一览全闽江山。片区内山顶规划建设为“前店后作坊”+“楼上商墅(特色客栈)”模式,沿龙岭顶巷两侧设置民宿商业,打造民宿文化体验区。

上下杭板块范围北至大庙山巷、关帝庙南侧院墙,南至下杭路,西至白马南路,东至上杭路67号、82号东侧院墙,用地面积150.42亩。该板块作为闽商商会、会馆集中展示窗口,发展营销、商务洽谈、宴会等高端商业业态。其中,上杭路一侧引进企业总部办公场所,下杭路的临街路段设置各类商业橱窗,展示相关产业业态,隆平路的北段规划为高端商业区。

商业氛围更浓但不破坏古建和文保

据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营销部主任齐敏介绍,现在的娱乐需要结合各种液态形式,要适合现代人的需求来进行打造。如今,三捷河也已初步改造形成,不久的将来,坐上“游船”,喝一杯小酒,一览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也是指日可待的体验。

齐主任还介绍,三坊七巷在定位上更偏重于文化的开发,虽然也有商业元素,但在液态引进上仍有一定比例的控制,整体“商业氛围”还算不太重,就是要让三坊七巷更能体现文化厚重的味道。而上下杭以前就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区域,在这种前提下,将会大力推进符合当地特色的商业液态的引进。比如互动体验、儿童亲子、民宿等。

针对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将打造成“商业氛围更浓”的街区是否会与古建筑和文化单位的保护相冲突的问题,负责人也给出了解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是我省海洋文化和闽商的发祥地之一,通过实施保护性开发,将与三坊七巷和朱紫坊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上下杭采用“以线带点”的模式保护修复,选择下杭街先行改造修复,形成街景。同时,将对沿街两侧商铺、住房进行保护修复,合理搬迁住户,适度保留原有的住民。而一些文化保护单位是肯定不能作为商业用途使用的,届时会结合它的特点引进一些文化形式的液态,这些都已在第三批的项目启动报批中,到时候都会在福州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上进行公示。

目前,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都在大力招商,“短短一个月,大概3万多平方的空间,已完成一半的招租,现在陆续有商家进场启动装修。对于商家来说,都会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据悉,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三捷河板块将在6月中旬初步展现“酒吧一条街”的形象,各种“娱乐文化节”也都在策划当中,届时将展现在福州市民和外地游客面前。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
[编辑: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