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蓝房网 > 新房中心 > 楼盘速递 > 正文

隐藏在福州城里的老建筑,哪一座最让你心动?

楼盘速递 | 来源:网络 2018-09-12 14:18:56 我要评论
[导读]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福州,城内有众多老建筑的身影。从镇海楼,到三坊七巷,再到苍霞街区、烟台山……无不成为这座城市独有的标记。

 

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福州,城内有众多老建筑的身影。从镇海楼,到三坊七巷,再到苍霞街区、烟台山……无不成为这座城市独有的标记。

 

其中,又以闽商发源地”苍霞历史文化街区最引人瞩目。不仅拥有福州版“十里洋场”的美称,至今还保留了一大批老建筑传承历史,更见证了一城的繁华变迁。 

 

一个苍霞,昔日福州版十里洋场

 

提起苍霞,老福州人可能不陌生。苍霞位于台江区南部江滨地段,古时原为闽江水域,由于泥沙淤积,从宋朝开始逐步拓为沙洲,后与陆地相连。相传因可观赏仓山晚霞倒映江中而得名,苍霞晚照也是明代南台十景之一。

点击查看大图 

1993年的解放大桥(万寿桥)与台江苍霞一带

 

苍霞因地处水系转弯处,通往闽江上下游重要航道,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这里是曾经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闽商商脉的发源地之一

 

明末清初,闽江上下游商品在此集散,旅社、茶馆、酒家、戏场应运而生。

 

到了清末,福州港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各地富商巨贾、外国商人都在此频繁活动,苍霞发展渐趋繁荣

 

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苍霞是当时的金融中心。据说民国时期福州十大富豪中有八家汇聚于此,可谓是名流富饶之地。

 

点击查看大图 

昔日福州版“十里洋场”实景图

 

鼎盛时,曾聚集了260多家商行,经营物资多达500多种,100多家钱庄,30多个同乡会“会馆”,被誉为“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此外,福州第一家西洋菜馆——嘉宾洋菜馆在这里开张上海、广州人都曾听闻这里的风华……昔日福州“十里洋场”就在这里。

 

一批老建筑百年历史文化的传承

  

苍霞不仅是一个闽商发源地,更是一方中西文化碰撞的繁衍之地。百年来,苍霞走出了很多名人,如严复、林纾等,还诞生了不少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如苍霞基督堂和平旅社

 

苍霞基督堂:福州现存保留最完整的英国哥特式建筑

 

点击查看大图 

 

苍霞基督堂

 

位于苍霞洲文通弄17号的苍霞基督堂,是福州地区现存保留最完整的英国哥特式建筑。它见证了曾经的繁华、战争与炮火,还有各种时代的迁徙,如今被列为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点击查看大图 

俯瞰苍霞基督堂

点击查看大图 

苍霞基督堂为红砖砌筑而成

 

苍霞基督堂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为红砖砌筑,单层带地下室,立面呈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风格。教堂正面朝东,主体为礼拜大厅,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平面,可容纳1000人礼拜,木三角屋架,小青瓦屋面。

 

点击查看大图 

苍霞基督堂实景

 

此前,苍霞基督堂被各种老旧建筑所包围,随处可见密布的电线网。现在周围的老旧房屋已经被拆除,拂去脸上的尘埃后,苍霞教堂露出它美丽的姿容。目前,这个教堂依然对外公开,每天都有人慕名而去。

 

“嘉宾洋菜馆”到“中平旅社”,时间让建筑有温度

 

点击查看大图 

和平旅社

 

中平旅社,位于中平路65号,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洋式建筑。即使经过了岁月的风吹雨淋,“中平旅社”四个大字依旧光芒不减当年。

 

中平旅社前身是1914年创办的嘉宾洋菜馆,与聚春园、广聚、聚英楼、河上酒家等齐名。据悉,当时来这里吃饭,是极其时髦的事情,各国领事、洋行职员、新派学生都十分喜欢。

点击查看大图 

中平旅社内部

 

就连郁达夫先生,也曾在文章《饮食男女在福州》里写到:“城外在南台的西菜馆,有嘉宾、西宴台、法大、西来,以及前临闽江,内设戏台的广聚楼等”。可见,当时嘉宾洋菜馆生意很好,曾红极一时。

 

点击查看大图 

追忆往日繁华景象

 

如今往日的繁华景象虽再难寻觅,但从“欢迎光临”四个大字中,仿佛依稀能窥见当年商人往来络绎不绝、旅社门庭若市的热闹场景。

 

苍霞蜕变:从棚户区到旧城改造,传承百年历史文化

 

点击查看大图 

苍霞老建筑急需保护

 

然而,经过百年的轮回,苍霞这些老建筑也陆续开始衰败。且旧时民居建筑群,布局狭窄,建筑密度较大,影响居民居住生活。据当地居民回忆:“昏暗、闷热,连片棚屋就怕发生火灾。”

 

但又不能野蛮的全部拆迁,因为还有很大部分是历史保护建筑,改革的同时,更需要保护与修缮。

 

点击查看大图 

苍霞棚屋区旧貌(资料图)杨勇

 

幸运的是,2000年夏天这里的生活出现的了转机。

 

2000710日,苍霞棚屋区正式动迁;

 

2000831日,顺利完成万人大搬迁;

 

2001年,苍霞新城拔地而起,居民群众喜迁新居。

 

当然苍霞的变化不止于此。

 

2014年,福州市委、市政府拨款,对苍霞新城小区道路、沟渠、绿化等进行整治(如对三捷河进行整治),还将整个上下杭、苍霞街区纳入旧城改造规划当中。

 

点击查看大图 

苍霞地块位置示意图

 

2014110日融信集团成功拍下宗地2012-41号台江区苍霞地块和太平汀州地块。据悉,该地块占地近400亩,是福州近几年出让较大的旧城改造地块。至此,福州苍霞街区这些老建筑保护修复工作全面启动。

 

点击查看大图 

苍霞老建筑外立面重新翻新

 

根据规划,该地块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北部的上下杭历史商业街建设已经基本完工,南部规划建设苍霞历史文化街区,正在建设中。

 

点击查看大图 

修复中的中平路

 

比如,位于台江青年会正对面,有条中平路,这是一条遍布民国建筑、充满市井气息的老街。东起台江西路,西至支前路,南靠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北连江滨西大道,区域范围内有20多栋(处)历史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备注:路段来源福州日报2018822日报道)。

点击查看大图 

 

中平路老建筑焕“新颜”

 

按照“审慎甄别、分类保护与整治”的原则,中平路这些历史建筑群保护修复工作,已纷纷启动。随着苍霞旧屋改造陆续推进,中平路的历史文化将被更多人关注。

 

点击查看大图 

老师傅手工一比一复刻,最大程度还原当初建筑的原貌

 

点击查看大图 

修复后的模样令人心动

 

点击查看大图 

修缮后的老建筑

 

在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过程中,将重点对中平旅社、中平路63-65号、中平路66-70号、中平路100号等20多栋不可移动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同时,通过对建筑的原址进行风貌修缮,尽可能重现建筑的历史特点,传承苍霞的百年历史文化。

 

一条“新街”,一个城市新地标的诞生

 

目前,台江区推进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方案已确定,将以商业、居住、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形成具有浓郁的台江中西合璧建筑文化和典型闽商文化特色的风情一条街

 

点击查看大图 

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方案示意图

 

据悉,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东起台江路,西至支前路,南连江滨路,北靠三捷河,总规划占地面积约7公顷。其建设内容包括:古建筑修复,街区内道路、地下管网、旅游配套设施、交通、消防、园林及周边景观改造等工程建设。

 

点击查看大图 

苍霞历史文化街区(即融信海月江潮)规划效果图

 

都说三坊七巷是福州文化地标名片,而同位于八一七路中轴线上的苍霞街区亦不遑多让。未来待这些规划都建成后,一个新的城市地标即将呈现。

 

结语

 

曾经的苍霞,有着连片棚屋区,是“纸褙福州城的缩影”。如今当人们走到这里时,既能从古建筑中感受到彼时“十里洋场”的繁华盛景,又能够从现代建筑中体验福州城市新貌的变化。这既是对百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紧跟时代脚步的印记。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蓝房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
[编辑: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