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园路位于福州仓山区,起于上三路与首山路交叉口,向东延伸至市少体校门口,与公园路相连。周边分布多所学校,人流和车流量很大,但因道路狭小、机非混行,难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同时因雨污管道缺失,逢雨必涝。为此,福州市启动复园路改造项目。
据了解,福州市制定了两套方案,分别是拓宽和改造提升。前日下午,福州市领导到场调研并召开现场会,决定采用改造提升方案,统筹考虑历史风貌区保护和民生项目建设需求,为历史建筑让路。
改造原因:道路拥堵逢雨必涝 与风貌区定位不符
据福州市相关部门介绍,复园路沿线分布着众多小区和学校,其中学校就包含福州九中、十六中、时代中学、仓山小学、麦顶小学等,复园路是沿线居民、师生们日常出行的最主要通道。因复园路及周边片区建成时间较早,现状道路十分狭小,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平时十分拥挤,高峰期更是拥堵不堪,最让居民们担忧的是,路这么小,学生这么多,路面情况却很混乱,存在安全隐患。
还有市民反映,复园路沿线的雨污管道缺失,一遇雨天,经常积涝;沿线民房的各类搭盖情况十分常见,因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整治。目前,复园路处于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内,复园路的现状,不仅难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也难以与历史风貌区的定位相匹配。为此,福州市决定启动复园路综合改造提升项目。
据了解,复园路周边分布有多处文物、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福州市委市政府要求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会同市名城委严格把关,在道路选址阶段尽可能予以避让,经多次现场踏勘和反复论证,共制定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对道路进行拓宽,将道路拓宽为30米左右,在道路规划时,尽量规避这些建筑,因处于新道路规划范围内的复园里1号、地势低洼,建筑质量不容乐观,予以整体架落迁移。第二套方案是给历史建筑让路,对复园里1号原址保护;在满足基本交通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将复园路由片区交通干道调整为历史风貌区区间道路,并按此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完善。
前日下午,福州市领导到现场调研,逐栋踏勘复园路周边文物和历史建筑,随后召开现场会,最后决定采用第二套方案。
甄别梳理历史建筑 清理周边违章搭盖
2017年,福州被住建部列为保护利用试点城市,日前,《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关于规范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管理的意见》已印发实施,为下一阶段全是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政策保障。
在保护规划方面,福州市将对全市既有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群的保护规划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提升完善。
具体到复园路周边区历史建筑的保护,福州市进行全面回头看,并在先前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仔细甄别梳理历史建筑和老建筑,对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实行挂牌保护。同时,结合复园路综合改造,清理周边违章搭盖,修缮历史建筑群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