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是与人沟通最精致的联络方式
也是对城市表达情感最简单的倾诉
福建电视台知名媒体人——郁莉;
国家知名文化学者,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授——林焱;
福建知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授——丛春华
一封写给光明港的信,邀您共品共鉴
与子共筑 一封书信奏响时代礼颂
有人说,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距离不再是问题。然而写、寄、等、拆、读……这些美好浪漫的事,连同书信中蕴含的情感和温度,却随着时代的车轮渐渐远去。
在感叹时代的更新和对历史的惋惜之时,最近一档书信朗读节目却安安静静的红了。他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见字如面》,他的场景布置就像英国的《Letters Live》那样简单,一封书信,一个讲台,一个朗读者,用真切的语调,反映着当时中国最真实的内容。
在福州,千年闽脉雍饶,2200余载岁月沧桑,几代人的落地生根演绎着闽中首邑的活色生香。福州不缺少文脉,更不缺少历史,缺少的便是有人去重拾文脉和品读历史。2017作为城市复兴者的首开地产和城市理想生活服务商的融侨集团,再度携手联袂打造的城市鼎级滨水豪宅——首融府,将以一档书信品读的文化节目《光明港!见信如晤》打开光明港的历史、现在、未来。
读一封信,拾几代人的过往,记忆中的生活可还记得?
21世纪的福州,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到处一片热闹忙碌的景象。但作为老福州的情怀之地——光明港,如今又有多少人依稀记得那些被岁月掩藏,被时代淡忘的辉煌?记忆中的光明港,大多还是红砖绿瓦。清晨上的市区,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正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想念一座城。那时的光明港,福船互通往来,港口经济繁荣,大商巨贾呼啸来去。那时的光明港有着太多老福州人的记忆,几家人携老带小,光明港畔听水声依旧,看福船朝去夕还……若非一封书信的品读,记忆中的这些生活,又有几人还记得?
光明港、晋安河河口段老照片资料
光明港赛龙舟老照片资料
从陈宝琛到冰心,一封书信探一段历史,其中真谛又有谁知?
2200多年的福州建城史,有着太多疍民文化、龙舟文化、水乡文化,也有风华绝代的商贾文化、闽师文化等,一条闽江、一条光明港、一个三坊七巷、一个上下杭,甚至一砖一瓦都有属于它的故事,有些故事众所周知,有些故事却已渐被遗忘!时代不同,被历史铭记的,似乎是渐渐失去韵味而演变成商业街的三坊七巷和上下杭这一类的地方。老一辈人口耳相传的世代典故,又有多少孩童能够静心倾听?从前帝师陈宝琛独具慧眼,于光明港畔沉心创办全闽师范学堂。这座被誉为“闽师之源”的百年学府,开启了福建人知识的宝库,冰心、林徽因、邓拓、庐隐、胡也频、林默涵等一个个时代精英相继从这里走出。若非一封书信的记录和研读,这段历史是否也将被封存?
府纳群贤共话历史,文化大咖亲笔信读懂福州!
为不负历史对这座城市的厚爱,为重拾人们记忆的那份美好,国匠首开巨擘融侨强强联合,为福州城市文脉发声,首融府《光明港!见信如晤》首期即将正式上映!届时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主持人郁莉将携手国家一级作家、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林焱先生,以及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授丛春华女士亲临现场,从写信、拆信、读信之中,一同探讨光明港的历史渊源。时间可用文字度量,纸间浓墨便是思念。所有过去的草草书信,慢慢沉淀下来,都是悠悠的文化时光。首融府坚信:“有些故事,写下来更好;有些情感,读出来更真”。
注:郁莉,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主持人,主要主持栏目有《发现档案》、《郁莉开讲》
一封书信,一段历史,一个封存已久的场景。找到意义深重的信件,拿出来重新品读,当时的种种场景仿佛历历在目,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是首融府《光明港!见信如晤》所坚信的道理!《光明港!见信如晤》首期即将上映,带你读懂不曾发掘的城市情感!
首开融侨首融府,傲世水岸,贵胄府邸!二环内,光明港,滨水大宅。
项目地址:长乐南路59(光明港公园北侧)/原师专地块
城市展厅:二环内•王庄•世欧广场东100米(首开融侨尚东区营销中心)
VIP专线:8627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