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生态景观、一流的功能配套、
一流的服务管理、一流的办学水平、
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共建共享
重磅!
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
将瞄准“六个一流”目标
2日,《关于建设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一流大学城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出炉。根据征求意见,到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大学城片区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沿线景观环境提升和基础设施改造,大学城重点区域景观形象有明显提升;明年底,全面完成征迁工作,大学城总体城市环境品质、景观面貌有根本性改变;到2023年,“六个一流”目标基本实现,跻身全国一流大学城行列。
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方面
发挥大学城背靠旗山、
紧邻乌龙江的自然生态优势
构建旗山与乌龙江的山水生态绿廊
营造显山露水的生态大学城
旗山湖鸟瞰效果图
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打造“旗山湖—溪源江”优美景观带,加快绿道、步道等建设,建成集游览、休闲、健身和蓄洪排涝功能于一体的高品位多功能公园。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大学城全域海绵城市综合示范区。
旗山湖部分区域效果图
在城市景观环境提升方面,全面实施村庄更新,到边到角,一步到位,全面开展大学城范围内的村庄征迁工作,彻底解决当前“城在村中、村在城中”的面貌。
对门户节点进行整体性设计,精心组织推进旗山湖公园建设,形成大学城的客厅和名片。
全面实施各项公共配套
完善生活性服务设施
包含商业服务、宾馆酒店、商业综合体、
特色商业等各层次商业设施
推进万科南科技园、旗山中心、
高新区创客大街等项目建设
打造创新创业空间和平台
建设中的旗山湖“三创园”
另外,该方案还明确提到,研究推进中运量轨道交通(单向客运能力为每小时1万人次~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方式)、快速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完善提升地铁2号线大学城4个站点的接驳和换乘条件;增加校际串接校园内部公交线路,加强大学城各高校之间的联系,方便高校间设施资源共享;增设大学城各高校环线公共交通运行线路和班次。
有业内指出,上述文件中关于“中运量轨道交通”的规划备受期待。何为“中运量轨道交通”?其实就是“轻轨”。在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分为三类线路运能等级。单向运能3至7万人次的线路为地铁,单向运能1至3万人次的线路为轻轨。轻轨的机车重量和载客量要比一般列车小,所使用的铁轨质量轻,每米只有50kg,因此叫做轻轨"。城市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少、准点运行、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为当今世界上发展较迅猛的轨道交通形式,未来轻轨的落地可以有效缓解福州大学城片区日益激增的人口与交通资源、汽车与交通设施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外
按照福州中心城区、
滨海新城规划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高标准配套建设各项基础设施
同时
复制和升级市区水系联排联调体系
建立智能型的防洪防涝体系

开展智慧大学城专项规划
打造智能智慧大学城
引进国内外互联网企业智慧城市构架方案
通过5G、云计算等技术
提供多个领域建设方案
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
明确分阶段建设目标
采取“一校一策”予以重点投入与支持
推动潜力学校、品牌学科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引进国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集聚若干个国内外一流、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争取“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支团队、带动一个学科、支撑一个产业”。
加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与我省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创建国字号科研创新平台和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建设一流的云大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
推进“旗山云大学”建设
把云大学建设成为
我省融合集成人才培养高地、
创新要素集散地、科技创新策源地、
产业孵化基地的孪生数字大学
在空间设施资源方面
破除围墙建设“共享区”
“共建区”“合作办学区”
最大限度实现大学城区内的体育场馆、
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礼堂、
公共实验室等通用性设施的资源共享
福建师范大学共融共建段绿地效果图
加快推进旗山三创园项目建设
把旗山三创园打造成为
海峡两岸大学生融合发展三创中心
并争取纳入国家级项目
位于高新区的闽台三创园
在教学教育资源方面,对大学城高校资源进行整合,打破校际藩篱,建立教学协作、师资互聘、教师跨校兼课机制,实施学生跨校辅修、互认学分、联授学位等制度。
在科研创新合作方面,鼓励大学城高校教师跨组织、跨区域寻求创新资源,与企业组建联合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构建校地互融的平台,促进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产业界合作,推进校城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建成国内一流的产教融合示范区、高新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宜学宜业宜居宜游的一流大学城
期待!